冬季取暖必备:手指烫伤急救小妙招
冬季取暖必备:手指烫伤急救小妙招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种取暖设备如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等纷纷登场。然而,这些取暖“神器”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暗藏着烫伤的风险。近日,安徽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12岁女孩,因整夜使用热水袋导致腿部三级烫伤,皮肤发干变硬,需要长时间治疗才能恢复。
烫伤的分级与症状
烫伤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 一度烫伤:仅影响表皮层,表现为红肿疼痛,无皮肤破损,3-5天可自愈。
- 浅二度烫伤:损伤表皮全层和真皮浅层,有水疱形成,去除后创面红肿,疼痛明显,需要2周左右愈合。
- 深二度烫伤:损伤真皮深层,形成多个小水疱,去除后创面红白相间,感觉麻木,愈合时间3-4周。
- 三度烫伤:损伤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皮肤焦黑或蜡白,质地硬而干燥,痛觉消失。
- 四度烫伤:最严重的烫伤,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甚至伤及肌肉、骨骼。
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冲: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至少10-15分钟,或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缓解。注意水温不要过低,避免造成冻伤。
脱:轻轻移除烫伤处的戒指、手表和衣物等,但避免强行撕扯粘连部分,必要时可用剪刀小心剪开。
泡:将伤处持续泡在清水中,进一步降低温度,减轻疼痛。
盖: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覆盖伤口,保持清洁并防止感染。
送:如果烫伤严重(如三度烫伤),应迅速送往医院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常见的烫伤处理误区
不要用冰敷:冰块的低温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深层组织散热,长时间的低温会对原来烧伤的组织进一步损伤,加重了局部组织的损坏。所以,一般采用10~20℃的水降温最好。
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不能治疗烫伤,反而可能造成感染或影响医生对创面的判断。
不要轻易挑破水疱:如果水疱不大,应保留完整;如果水疱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用无菌针头挑破,并进行消毒包扎。
不要过度包扎:虽然需要保护创面,但过度包扎会影响血液循环,应适度并定期更换敷料。
日常预防措施
使用取暖设备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在热水袋外裹上毛巾。
老人和小孩睡着后,要帮他们把热水袋拿开。
选择取暖设备时,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注意安全认证。
使用电热毯时,设定合适的温度,睡前关闭电源,使用时长建议不要超过4小时。
使用电暖器时,不要用棉被、衣服等易燃物覆盖,远离沙发、床以及水源。
通过以上方法能有效减轻烫伤症状,加速恢复过程。但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希望大家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