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甫笔下的“飘转”,你读懂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甫笔下的“飘转”,你读懂了吗?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7659870_121911505
2.
https://www.sohu.com/a/758590920_121124712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0A045O0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BEFNCB051492T3.html
5.
https://www.cssn.cn/dkzgxp/202501/t20250109_5832330.shtml
6.
https://www.yueduyz.com/archives/581
7.
http://literature.cass.cn/kxyj/xscg/gdwx/202408/t20240822_5773264.shtml
8.
https://www.showapi.com/news/article/6699be6f4ddd79f11a00aec3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生动描绘了茅草被风吹起、旋转、飘落的情景。其中,“飘转”一词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0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飘转”

公元759年,47岁的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带着家人来到四川成都,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建起了草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风却将他的茅屋吹破,茅草四处飘散。诗中写道:“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里的“飘转”形象地描绘了茅草在空中翻转、最终落入池塘低洼处的情景。

这一幕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杜甫在诗中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面对生活的困境和世态的炎凉,诗人感到无奈和悲愤。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怀有兼济天下的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种博大的情怀,让人深感震撼。

02

“飘转”的人生哲理

“飘转”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与坎坷。正如杜甫在诗中所写:“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颠沛流离,深切感受到人生的艰难与不易。这种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切的同情。

宋代王安石在《嘲白发》中写道:“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这里用“飘转”表达人生如蓬草般随风飘荡的无奈与感慨。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03

“飘转”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

“飘转”一词在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从《哀江南赋》中“赋史”概念的提出,到杜甫的“诗史”,再到后来的“词史”“曲史”,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历史记录与思考的传统。

“飘转”一词不仅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更常用于表达人生哲理。它既可形容物体在空中轻盈地旋转、飞翔,也可比喻人在生活或命运中的迁移不定、颠沛流离。这种多重含义使得“飘转”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通过解读这些古诗词中的意象,我们不仅能领略诗人的智慧结晶,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当今社会,这份情怀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传承,让“天下无寒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