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到了,你准备好“咬春”了吗?
立春到了,你准备好“咬春”了吗?
2025年2月3日22时10分13秒,立春悄然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更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迎春仪式——“咬春”。从晋代的“五辛盘”到隋唐的春盘,再到如今的春饼春卷,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从五辛盘到春饼:千年的味觉传承
“咬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据《风土记》记载,当时的“五辛盘”包含了葱、蒜、韭菜、油菜、香菜等辛辣食物,人们相信这些重口味的食物能疏通体内淤积的浊气,特别适合乍暖还寒的早春。
到了隋唐时期,春盘里增添了饼、萝卜、莴苣叶等新鲜食材,味道层次也丰富起来。大诗人杜甫曾在《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可见春盘在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宋代以后,春盘逐渐演变成春饼。到了清代,春卷更是成为满汉全席中九道主要点心之一。如今,春饼和春卷依然是人们迎接立春的重要仪式。
北方春饼:面食文化的极致演绎
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立春日大街小巷的春饼店都会挤满了人。北方的春饼讲究面皮的制作工艺,常见的有蒸饼和烙饼两种。
蒸饼需要开水烫面,揪成小剂子后按扁刷油,最后擀成圆饼蒸熟,要求薄如蝉翼,细腻柔软。烙饼则是在饼铛或平底锅上烙熟,富有弹性且劲道,能品尝出小麦的香气。
春饼的馅料更是丰富多样。基础搭配是“炒合菜”,包括韭菜、豆芽、鸡蛋等。最经典的搭配是酱肘子,肥瘦相间的肘子肉与柔软的春饼相得益彰,再加上黄瓜条,寓意“有头有尾”。
南方春卷:油炸的酥脆春意
相较于北方的春饼,南方人更偏爱油炸春卷。在江南地区,春卷的馅料多以新鲜蔬菜为主,如荠菜、豆芽等,搭配猪肉或海鲜,口感鲜美而丰富。
上海的三丝春卷以里脊肉丝、黄芽菜、香菇等为馅,口感油润柔软。杭州的豆沙春卷则是一种甜点,小巧精致,香甜可口。福建泉州的润饼更是别具一格,饼皮薄如纸,馅料丰富,带有沿海地区的独特风味。
创新发展:传统美食的现代演绎
虽然没有找到特别新颖的创意,但各地都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尝试。比如拇指生煎包等新式点心,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人口味。
“咬春”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中国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在这个立春时节,不妨亲手制作一份春饼或春卷,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分享自己家乡的“咬春”美食,让我们一起品味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