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贝业绩预警股价暴跌,民航局认证成关键转折点
上工申贝业绩预警股价暴跌,民航局认证成关键转折点
上工申贝(600843)近日发布业绩预警,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由盈转亏,亏损额在1.95亿至2.5亿元之间。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股价随之大幅下跌。作为一家在缝制设备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上工申贝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业绩波动?民航局认证进展又将如何影响其未来发展?
业绩预警:由盈转亏的深层原因
上工申贝2024年的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欧洲缝纫机业务下滑和新收购的ICON资产业务亏损。
公司在德国的全资子公司杜克普爱华有限责任公司(DA公司)受欧洲汽车制造及皮革加工市场需求不景气影响,产品订单急剧下滑。特别是高毛利的中厚料类缝制设备从下半年开始订单骤减,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制造成本上升。此外,DA公司下属的百福工业系统及机械有限公司和KSL分公司的特种缝制设备订单也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亏损。
2024年7月收购的ICON相关资产也处于业务整合与产品生产恢复期,受前期运营整合和支持国内生产基地建设投入等因素影响,目前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值得注意的是,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15亿元,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有房屋动迁处置收益。
民航局认证:未来发展的关键
面对传统业务的困境,上工申贝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试图打造新的增长点。公司通过收购美国ICON公司,进入碳纤维轻型运动飞机制造领域。目前,公司下属美国子公司SGIA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型号合格证(TC)认证,正在向中国民航局(CAAC)申请型号认可证(VTC)认证。
这一认证进展备受市场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新业务的商业化进程。然而,截至最新公告,民航局认证的具体进展尚未披露,这也成为影响公司股价的重要不确定因素。
低空经济布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工申贝计划将业务从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加工设备,进一步延伸到碳纤维轻型运动飞机的生产和制造。这一战略转型反映了公司对低空经济前景的看好。然而,低空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尚未成熟,资本回报率具备较大不确定性。
从行业整体来看,低空经济赛道虽然潜力巨大,但面临空域管理、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挑战。相关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核心技术在电池、新材料等领域仍需突破。此外,低空经济业务营收占比小、落地难、进度慢等问题,也对跨界入局的上市公司造成困扰。
未来展望: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上工申贝正处于传统业务下滑和新业务培育的双重压力之下。虽然公司在缝制设备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但欧洲市场的低迷和新业务的亏损,使得公司短期内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从长期来看,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发展潜力巨大。但公司需要克服技术、认证、市场等多重挑战,才能实现业务转型。投资者在关注公司未来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市场风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