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庆春晚分会场:28级台阶背后的巧思与精神
揭秘重庆春晚分会场:28级台阶背后的巧思与精神
1月28日除夕夜,当主持人张韬、何苗苗齐声发出“乘兴当尽兴,欢迎来重庆!”的邀请时,2025年央视春晚正式进入重庆分会场时间。这是重庆首次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也是春节申遗后的首届春晚,重庆用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山水之城的独特魅力。
28级台阶:城市的记忆与精神
位于南岸区弹子石广场的主舞台,28级台阶层层而上,不仅象征着重庆直辖28年的历程,更诠释了重庆人“爬坡上坎”的坚韧精神。这种设计巧思,让舞台不仅是演出的承载空间,更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生动注脚。
“28,是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的台阶数量,与重庆直辖28年的历程相呼应。这样的巧思让舞台不仅是演出的承载空间,更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生动注脚。”重庆分会场舞美设计张植程说道。
山形的台阶与涟漪设计的灯箱,共同构成了山水之城的全貌。28级台阶应和着山水无限延伸至远方,配合无人机构建的空间,似乎延伸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正如重庆分会场总导演顾志刚所说,重庆的景观是千面的、立体的,上天入地都有很好景致。
舞台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重庆分会场的舞美设计突破了传统舞台的局限,将整个城市打造成一个超级大舞台。主舞台虽然设在弹子石广场,但演出却围绕整个重庆城最具特色、最有辨识度的两江四岸核心景致进行编排。从千厮门大桥到洪崖洞,从解放碑到观音桥,从赛力斯超级工厂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27个点位全方位展现了重庆的独特风貌。
“在设计之初,我们所构想的就是将重庆山水之城的独特风貌巧妙融入整个舞台,以艺术的形式展现重庆的地形地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山城的山水之间。”张植程介绍,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舞台,可让市民尽情欣赏彩排盛况,勾起人们对于春晚的期待,从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青春的力量:95%的大学生演员
此次演出中,95%的演员均来自重庆各大高校,都是非专业演员。他们中有的是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有的则是连续两年参与演出。来自西南大学的刘博玮说:“当自己真的与其他上千名‘纤夫’一起演出的时候,那种团结、蓬勃的力量感让他瞬间充满激情。”
重庆大学的刘镒已经连续两年参与春晚演出,他表示:“去年第一次参加春晚,感觉自己的心里更多的是一份激动和兴奋,但今年在自己的家乡参加春晚,感觉更多的是一份自豪感和责任感。”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春节申遗后的首届春晚,重庆分会场自然少不了非遗元素的展现。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剪纸、川剧、板凳龙、鲤鱼灯舞等重庆本土非遗代表性项目相继亮相。这些非遗项目与现代科技、艺术表现形式巧妙融合,展现出重庆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同时,重庆分会场还通过歌舞、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重庆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都市魅力。从两江交汇的水波荡漾,到南山枇杷园、千厮门大桥的烟火气息,再到赛力斯工厂、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开放前行,7分钟的展示时间,满满都是亮点。
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重庆分会场的演出,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还是川流不息的交通要道,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让重庆与世界紧密相连,通江达海,奔向更远的远方。
“重庆的大学生群体让我感动。”在接受采访时,重庆分会场舞蹈总监张霖十分感慨。张霖表示,重庆分会场的演职人员中,有95%来自重庆高校。“我起初作出这个决定时,内心还有些忐忑,但是这1000多名大学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的排练效果,让我悬着的心落了地。”张霖表示,这种踏实和感动,来自于大学生们的努力。
重庆分会场的演出,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还是川流不息的交通要道,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让重庆与世界紧密相连,通江达海,奔向更远的远方。
结语
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以独特的舞美设计、精彩的节目编排和青春洋溢的演出团队,向全国观众展现了重庆的魅力。这场演出不仅是对重庆城市发展的礼赞,更是对重庆人民精神风貌的生动诠释。重庆,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现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