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好骑心2024——第十周小结:一次丰富多彩旅程的终点
环保好骑心2024——第十周小结:一次丰富多彩旅程的终点
上海外交官骑行:探索可持续建筑
地点:上海黄浦区
本周,"环保好骑心"活动在上海开启新旅程。骑行队伍从滨江1339绿地公园出发,全程10公里,最终抵达秦皇岛码头。据估算,相比乘坐燃油汽车,此次活动每人减少约2000克碳排放。
欧盟驻华代表团新闻与信息主管孔帕蒂在出发前致辞,强调每个人都能通过骑自行车等力所能及的行动为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在骑行途中,参与者与欧盟各成员国驻上海使馆外交官进行了有关可持续实践行动的交流。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魏鸣珂指出,在推广可持续建筑时,必须首先考虑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废弃物的再利用。他还建议,可持续的理念和思维应从学校开始。可持续的理念应该融入每一堂课中,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可持续生活习惯,如回收废弃物、节约水电等。
骑行队伍途径上海的外滩,一起参观并探索了周边的欧式建筑群。这一区域历史悠久,拥有11座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展现了欧洲设计在中国的代表作。这些建筑以其优雅外观和精巧复杂的细节而闻名,经精心保护,至今依然是市中心充满活力的地标建筑。它们曾是上海国际化历程的象征,如今已成为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的范例。
这些建筑使用了绿色技术,包括节能系统、可持续材料以及环保运营实践等。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不仅提升了它们的功能,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建筑的保存与现代化改造,体现出欧洲与中国之间持续的文化交流与长期合作。将绿色理念融入这些历史建筑,展现出上海对可持续未来的承诺,也再次凸显了全球共同努力来实现尊重历史与环境的建筑实践价值。
在与其他几位骑行者的交谈中,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对可持续的体验。家门口自行车店里络绎不绝的顾客、身边越来越多的可持续建筑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现象的出现,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也为人们更舒适、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做出了贡献。
通过这次骑行,参与者深刻感受到了中欧双方在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上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其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建筑,关注可持续生活方式,未来中欧双方可以通过更多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进而在生活中做出环保选择。
骑行绿动广州,珠江边的可持续制造
地点:广州
在广州,"环保好骑心"活动从沙面岛出发,开启了一场10公里的骑行旅程,预计减少约2000克碳排放。沙面岛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闻名,是中欧文化交汇的象征,骑行路线从这里出发,也体现了中欧之间深刻的历史渊源。
在启动演讲中,匈牙利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罗亚当表示,欧盟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可持续实践的必要性,并努力在20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大陆。广州位于中国制造业前沿,提供了很多可持续商务案例。
途中,骑行者们还聆听导游介绍了沿途经过的可持续制造细节,如海珠广场的智慧灯杆与智慧斑马线、海珠桥改造中的可持续材料、广州塔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系统等等,了解了广州如何运用可持续技术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展现了环保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与落地。
参与者与骑行队伍中的一些年轻骑友进行了交流,询问他们对中欧环保合作的看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低碳出行以及其他低碳日常行动的重要性。当人们选择骑行,除了关心自己的健康,也选择了一种生态友好的交通方式,从而辅助城市发展更可持续。
这些年轻人的行动和热情,推动了可持续理念的普及,也让中欧合作的成果得以更广泛地传播。真切感受到这个时代真的在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
这次的骑行不仅是中欧双方合作的进一步了解的过程,更是对可持续理念的一次践行。在广州踩下的每一步踏板,都象征着人们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承诺。通过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将承诺转化为切实成果,这不仅对城市有益,对整个地球也有益。
环保好骑心闭幕式:告别之旅,未来可期
地点:北京,欧盟驻华代表团
11月22日,“环保好骑心”于北京举办了闭幕式。博主@小宇Sylvia和@孙疯人共同参与了闭幕式活动,他们与来自欧盟和中国的代表一起,回顾了过去十周的骑行旅程,并展望未来中欧在可持续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从南到北,从绿地到大都市,中欧合作项目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绿色转型,还增进了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在过去的十周里,"环保好骑心"带领我们走遍了中国的多个城市和乡间,骑行探索了中欧合作的可持续项目。本活动的骑行虽然告一段落,但环保行动永远不会停止。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中欧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为绿色出行和可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坚持环保可持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