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家揭秘:贪心背后的真正动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家揭秘:贪心背后的真正动机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16434
2.
https://www.sohu.com/a/816433648_121845439
3.
https://www.sohu.com/a/845646278_121301175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2%AA%E5%A9%AA
5.
https://jps.ecnu.edu.cn/CN/10.16719/j.cnki.1671-6981.20240521
6.
https://www.warmapi.com/posts/319
7.
https://www.dedao.cn/ebook/reviews?id=N4yqKRVn1jAJaMyOQ2YorRp6DvXm7weRXm0GBKLzkPq5gdxEV98eNbZl467ovjzg
8.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380991/article-383977.html
9.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Jjrvne28LQ2OjoRqkgdnmJX6NADGlWxAEm3x1KvbBz97eaMP4VZrpEYy5VB6adNX

最新心理学研究揭示:贪婪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感循环。研究发现,贪婪者在获得新东西时会暂时感到自豪,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退,导致他们不断寻求更多。

贪婪的本质:永不满足的情感循环

心理学家将“贪婪”定义为一种无论已经拥有什么,总想获得更多的贪得无厌的欲望,同时伴随着持续的不满感。这种矛盾的现象让贪婪的人陷入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欲望循环。

最近发表在《人格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上的一系列研究,深入分析了贪婪者在获得新物品时表现出的真实和自负的自豪感。研究发现,具有高度贪婪倾向的人在获得新成就后会立即感到显著的真实自豪感,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重要的是,这些发现在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和参与者人口统计特征的多个研究中都被观察到,表明这是一个稳定的模式。

贪婪行为背后的多重动机

情感回报的短暂性

贪婪者在获得新物品时会感到自豪,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退。这种短暂的情感回报驱使他们不断寻求新的满足,形成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

跨期决策的短视倾向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贪婪的人在做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近期小收益,表现出明显的短视倾向。这种倾向与他们的解释水平较低有关,即他们更关注具体细节而非长远规划。

多重心理机制的作用

贪婪行为背后还涉及多种心理机制:

  • 恐惧心理:对贫穷、疾病等的恐惧促使人们过度积累财富。
  • 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在买,自己也跟着买,形成羊群效应。
  • 权威心理:盲目信任明星代言和专家意见,缺乏独立判断。
  • 占便宜心理:追求额外好处,如赠品、折扣等。
  • 攀比心理:看到别人拥有更好的东西,自己也想要。
  • 稀缺心理:认为稀有的东西更有价值,更容易冲动消费。

如何克服过度的贪心?

及时止损

在投资领域,重要的是如何及时止损,避免心理因素造成的损失。建立决策框架,避开常见的心理陷阱,保持清醒头脑,将可能的亏损控制在最低限度。

建立理性决策机制

  • 设定明确目标:区分真正需要和欲望驱动的购买。
  • 延迟满足:给自己时间冷静思考,避免冲动消费。
  • 自我反思:定期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识别并纠正不合理决策。

培养健康心态

  • 接受不确定性:认识到成功没有固定模式,失败是成功的基石。
  • 关注内在价值:重视个人成长和幸福感,而非物质积累。
  • 学习失败教训:从亏损中总结经验,避免重复错误。

贪婪是一种复杂的人类心理现象,它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个层面。通过理解贪婪背后的动机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欲望,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