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立春: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古诗里的立春: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每年2月3日至5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便是立春时节。这一天,东风送暖,冰雪消融,万物开始复苏,大自然悄然奏响了春的序曲。
在古诗词中,立春时节的美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南宋诗人白玉蟾的《立春》诗,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的壮丽景象: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这四句诗,写尽了春的大气磅礴。徐徐的春风吹来,吹散了梅树枝头残存的冬雪,一夜之间,冬的严寒悄然褪去,春色重回大地。温暖的春天就像长了双足一般,悄无声息地踏遍山河,所到之处,一草一木都收到了春的讯息。美丽的花儿纷纷展露笑颜,就连那毫不起眼的小草,也挺直了腰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宋代诗人张栻的《立春偶成》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这句诗点出了立春时节的气候特点和自然变化。随着冬天的结束,冰霜逐渐减少,草木似乎也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放眼望去,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东风吹拂下,水面泛起层层绿波,参差错落,美不胜收。
而周紫芝的《立春三绝句 其一》则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立春时节的温暖与生机:
“暖风融雪晴方好,春意催年老自悲。”
这句诗描绘了立春时节温暖的春风融化积雪的景象,以及春天带来的生机。春风的温暖不仅融化了冰雪,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万物开始焕发生机。
在李纲的《立春日》中,我们看到了立春时节南方独特的气候特点:
“春风吹到海南边,气候浑如二月天。”
这句诗展现了立春时节南方温暖如春的气候特点。即使在立春时节,南方的气候已经温暖如二月,春风拂面,带来盎然的春意。
晁补之的《立春日呈通守资中通直》则描绘了立春时节清晨的美景:
“一夜春风吹北渚,清晨佳气满南山。”
这句诗描绘了立春时节春风拂面、山间充满生机的景象。一夜之间,春风吹拂,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清晨时分,南山已经充满了盎然的春意。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美景。无论是春风拂面、冰雪消融,还是草木复苏、生机勃发,都展现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通过这些优美的诗句,我们仿佛置身于立春时节的美景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
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在古诗中,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好,也感受到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正如白玉蟾所写:“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期待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