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发布:2024年就业新趋势
智联招聘发布:2024年就业新趋势
2024年,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持续上升,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行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增加,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蓬勃发展。面对这些变化,求职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并拓宽就业视野,企业则注重精准招聘和打造优秀企业文化以吸引人才。灵活用工模式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面对这些变化,求职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蓝领人才需求激增至5年前3.8倍,新兴职业崛起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智能制造行业提档升级,服务消费行业回暖复苏,蓝领岗位供需两旺,年轻人对蓝领职业的接纳度也在不断提高。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蓝领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蓝领岗位招聘需求持续上升。以2019年一季度为基数1,蓝领招聘职位数逐季波动上升,至2024年一季度达到3.79,是2019年一季度的3.79倍。
在具体职业方面,配送理货、普工/技工、家政等职业需求增长显著。其中,配送理货招聘职位数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803.7%,增幅远高于其他职业。近年来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较快增长,带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4.81万亿元,2023年达到了46.83万亿元。线上购物规模的持续增长带动线下配送理货岗位需求同步上涨。
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
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届高校毕业生中,自由职业和慢就业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自由职业占比从2023年的13.2%增长到13.7%,慢就业比例从18.9%增长到19.1%。与此同时,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4.9%提高到6.5%。单位就业依然是主要去向,占比55.5%,但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的选择更加多元化。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通过自由职业或慢就业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双一流院校毕业生中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显著提升,从7.9%增长到16.9%,显示出在不确定的就业环境中,提升学历成为部分学生的重要选择。
数字经济带来人才缺口,AI等高技术领域需求旺盛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据测算,目前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持续高涨的数字人才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应对这一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行动方案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6个重点项目,旨在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
AI发展带来就业结构性冲击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就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机器替代人工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些低端甚至高端工作岗位正逐渐被机器所占据。例如,智能机器人已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处理贷款申请、筛选招聘简历、协助法官作出假释决策等经济社会活动。《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显示,ChatGPT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的写作效率,平均节约40%的写作时间,同时输出质量平均可提高18%。
另一方面,能够驾驭智能机器的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短缺问题凸显。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27年,数据分析师、大数据专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以及网络安全专业人士的工作机会预计将平均增长30%。德勤中国等机构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目前中国数字人才的缺口约为2500万至3000万,且这一缺口仍在持续扩大。
应对策略与建议
面对就业市场的这些新趋势,各方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 对求职者:
- 提升数字化技能: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掌握数字技能将成为求职的重要优势。
- 拓宽就业视野:除了传统就业渠道,可以考虑自由职业、慢就业等多元化选择。
- 关注新兴行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虽然竞争激烈,但发展潜力巨大。
- 对企业:
- 注重人才培养: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培养和储备相关人才。
- 打造优秀企业文化: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和留住人才。
- 灵活用工模式:采用灵活用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 对政府:
- 加强数字人才培养:通过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更多数字化人才。
-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为自由职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就业市场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求职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企业需要优化人才战略,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共同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些变化,求职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