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频发,选购需谨慎!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频发,选购需谨慎!
近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抽检中发现多批次产品存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其中不乏柠檬茶、酱菜等日常消费品。这些产品中违规添加了日落黄等人工色素,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什么是日落黄?
日落黄,又名食用黄色3号,是一种水溶性偶氮类化合物,属于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它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主要作用是为食品着色,改善食品的外观。然而,虽然日落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食品的感官品质,但其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日落黄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在蜜汁叉烧等肉制品中,日落黄是不允许使用的;而在某些允许使用的食品中,其最大使用量也有限制。长期食用日落黄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近期抽检发现的违规案例
近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食品抽检结果,其中多批次产品被检出日落黄等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显示,标称禄增(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蔬小柒”宓缘酱菜(酱腌菜)中,不仅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还检出了禁用物质日落黄。按照国家标准,腌渍的蔬菜中不得使用日落黄。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4年第23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显示,标称路远禄味(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蜜汁叉烧(熏烧烤肉制品)中,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关规定,蜜汁叉烧中是不允许添加日落黄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抽检中,舟山市定海区玥月熟食店销售的酱鸭被检出日落黄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此外,杭州崇贤前村农贸市场阿芹食品店销售的莴苣干中,柠檬黄和亮蓝的含量也不符合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的原因与危害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超范围使用,即在不允许添加的食品中添加了某种添加剂;二是超量使用,即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感官效果:一些企业为了使产品颜色更鲜艳、诱人,可能会违规添加着色剂。
- 对法规标准的不了解或故意违反:部分企业可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不够了解,也有可能是明知故犯,为了追求利益而违规操作。
- 监管难度大:食品种类繁多,添加剂使用情况复杂,监管难度较大,一些违规行为难以及时发现。
这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长期食用含有违规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消费者选购食品时的注意事项
面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需要更加谨慎。以下是一些建议:
关注配料表: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配料表,了解食品中添加了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于标注含有可能违规的添加剂的产品,要谨慎选购。
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尽量选择那些口碑好、信誉高的品牌,这些企业通常对产品质量控制更为严格。
注意食品的颜色和外观:如果发现食品颜色过于鲜艳,或者与自然色泽相差较大,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过度使用着色剂的表现。
适量食用:即使是对允许使用添加剂的食品,也要适量食用,避免长期大量摄入某种添加剂。
关注官方抽检信息:定期关注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食品抽检信息,了解哪些品牌和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以便在选购时避开。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惩违规行为,同时也希望食品生产企业能够严格自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真正放心地享用各种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