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侲子:古代驱鬼仪式的秘密武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侲子:古代驱鬼仪式的秘密武器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7519598_121124392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9328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5%E8%8A%82/136876
4.
https://theory.dahe.cn/2024/04-07/1738552.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95%E7%95%99%E8%89%AF/1719878
6.
https://aipiaxi.com/article-detail/554343
7.
https://m.qidian.com/ask/tqbkgnjfodyvx
8.
https://www.sdlib.com.cn/home/article/detail/id/122221.html
9.
https://www.zgnuoxi.com/wenxian/view_1485.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6%94%AF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93%E6%9C%8D
12.
https://westlake.hangzhou.gov.cn/art/2024/2/29/art_1639430_59046128.html

侲子,这个神秘的名字在中国古代驱鬼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手持桃弓苇矢,配合方相氏除却灾疾恶鬼,以确保年终的平安。这些童男童女不仅是祭祀活动的重要执行者,还承载了丰富的民俗传说。你知道吗?侲子们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的巫女文化。让我们一起探索侲子背后那些神秘而有趣的故事吧!

01

侲子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侲子最早出现在汉代的驱逐疫鬼仪式中。据《续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的侲子由中黄门子弟担任,年龄在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总数达百二十人。他们头戴赤帻,身着皂衣,手持大鼗(一种大鼓),在方相氏的带领下进行驱鬼仪式。方相氏则身披熊皮,头戴黄金四目面具,手持戈盾,率领侲子们驱赶恶鬼。

到了唐代,侲子的数量大幅增加至五百人,服饰也改为赤布袴褶,与太乐署工人的服装相似。在紫宸殿前,侲子们配合方相氏进行壮观的驱鬼表演,场面极为隆重。

02

仪式职责与象征意义

侲子在驱鬼仪式中的职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配合方相氏驱赶恶鬼:方相氏手持戈盾,侲子们则使用桃弓苇矢,共同驱赶疫鬼。桃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驱邪的神木,苇矢则象征着穿透力,能够击退恶鬼。

  2. 歌唱与呼喊十二神名:侲子们通过歌唱和呼喊十二神名来增强仪式效果。这些神名代表着不同的神祇,能够增强驱鬼的力量。

  3. 象征性的舞蹈:侲子们在仪式中还会进行象征性的舞蹈,通过动作模仿和表演来驱赶恶鬼。

侲子的服饰和装备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赤帻皂衣或赤幡皂裳的服饰象征着火焰,能够驱赶邪恶;桃弓苇矢则代表了神力,能够击退恶鬼。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驱鬼仪式体系。

03

文化影响与传承

侲子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还影响到了日本的巫女文化。日本巫女同样承担着与神灵沟通、驱邪祈福的职责,其角色与侲子有诸多相似之处。这种文化传承体现了东亚文化圈中驱邪仪式的共通性。

侲子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也留下了丰富的形象。《新唐书》中记载的“侲子化为雉”的故事,展现了侲子在民间传说中的神秘色彩。此外,侲子还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和小说中,成为驱鬼除妖的象征性人物。

04

结语

侲子作为中国古代驱鬼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汉代到唐代,侲子的角色和仪式不断演变,但其驱邪逐疫的核心意义始终不变。侲子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还传播到了日本等东亚国家,成为东亚文化圈中重要的文化符号。通过了解侲子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驱鬼仪式和民俗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