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从储蓄到投资的完整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从储蓄到投资的完整指南

引用
36氪
8
来源
1.
https://m.36kr.com/?from=msidevs.net&to1=mNu8&to2=%E6%B9%96%E5%8C%97%E4%B8%AD%E5%92%8C%E4%B8%93%E7%94%A8%E7%89%B9%E7%A7%8D%E6%B1%BD%E8%BD%A6%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SGMLKK0514U9N9.html
3.
https://m.36kr.com/motif/1283359815380999
4.
http://pitchhub.36kr.com/project-sets
5.
https://www.sohu.com/a/762366805_121167384
6.
https://36kr.com/p/3120404623872262
7.
https://www.cathayrobo.com/welcome/trends/articles/010031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9/23/35283756_1139796162.shtml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追求成功并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成功并非偶然,它需要一系列的规划和努力。特别是在年轻时期,财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储蓄、投资和节约来增加资本。但请记住,这种积累不仅限于物质财富,更包括知识、技能和人脉的积累。这些都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01

40岁前的财务规划目标

02

1. 储蓄目标

进入40岁,你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你可能结婚或者单身、可能有小孩或者养了宠物、可能与家人同住也可能独居,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做出了选择的年纪;你不再像十年前那样有近乎无限的可能,现在你,双 手早已抓满你想要的,如果还想抓住什么新东西,那么就得舍弃手上既有的东西。

40岁是一个财务方面的黄金时期。如果你是上班族,40岁在逼近你自身的薪资天花板的前提下仍有成长性,同时还没有大笔医药支出。你知道自己现在有如日正当中,但很快就是下午、接着夕阳西下,因此你不得不开始思考“退休”这件事情。

由于多数人会从40岁开始达到薪资高原期,因此不免焦虑。但正面思考,从40岁到65岁还有25年的时间准备退休;同时,虽然未来年薪成长速度会放缓,但收入仍能维持高水平。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40岁是最适合开始进行退休理财规划的时间点。

首先,你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目前的资产状况。我们的建议是,应该根据自身的“年龄”以及“年薪”为准,例如40岁可以用自身年薪5倍为储蓄目标,每增加一岁则增加0.3倍年薪。换言之,一个40岁的上班族,目前年薪为100万新台币,那么相对的储蓄或者资产规模就应该要达到500万;在年薪不变的情况下,未来每一年需增加30万。

即使过去你没有太多投资经验,但只要你的储蓄超过这个目标,那么恭喜你,你的基础理财能力,例如掌握收入与支出、不过度举债等,已经具有相当水平了。此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稳健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增加累积资产的速度。

03

2. 投资策略

想要40岁前财务自由吗?想要不上班还有收入吗?据统计一个人通过极简的生活方式,在年轻时拼命赚钱,攒钱,快速积累w,存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之后提前退休,依靠4%的年化收益生活就可以实现。为什么存款这么多就敢理直气壮炒掉老板呢?

今天就具体聊聊看看有多少人通过这个方法实现财务自由。先来算一下25倍这个数字,假如你一个月生活费是一万块钱,一年就是12万, 25倍是300万, 300万×4%的年化收益率刚好是12万,也就是每年的利息够你的生活费了,当然这个4%不是固定的,毕竟投资收益有波动,每年还有不同比例的通货膨胀率。

这个概念最早诞生于1992年的一本畅销书《your money or your life》翻译过来是富足人生要钱还是要命,具体两个核心观点。一,钱就是生命,你上班就是用生命来换取金钱,所以你在大手大脚买东西的时候,应该用生命中的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来衡量。这么看的话,败家不叫败家,叫自杀。二,很多人把“赚钱”这个手段跟“过上好日子”这个目的混为一谈,这也是很多老板喜欢花的饼,结果是咱们拼命加班,老板的钱翻一番。这本书,让很多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美国有一对夫妇,丈夫欧文年薪15万美元,妻子艾里年薪十万美元,他们都是硅谷工程师。这是典型的高精尖,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他们并不想每天困在办公桌前,他们盘点了自己的资产情况,包括养老金,基金,理财,同时在生活习惯上做了大刀阔斧的缩减,每个月只在外面吃一两顿饭,把原来的车换成更省油廉价的车。另外,他们的四居室房子自己住一间,剩下的三个卧室都租了出去,这样还不用还房贷,最后他们还开通了个人网站,分享自己的经验,制作成课程收费。现在两人成功实现。

除了欧文夫妇,据说美国已经有超过45万人运用此种方式。你可能会说,他俩都是高收入人群,真把自己的生活质量降几个档次,钱很快就省下来了。但这不只是高收入玩家的游戏,根据生活方式和未来期望,可以分为四大类,一肥火,就是储蓄充裕,财务状况很好,退休也不用降低生活质量,二瘦火,储蓄收益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这类人要换成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三咖啡失火,辞职了但是还得通过某种机制来增加收入,努力攒钱的追随者很多是自由职业者。四海岸火,除去已经能够满足生活开销,但是出于兴趣也在兼职做某些工作,比如艺术创作,可以看出咖啡师火还是相对比较容易达成的。有个28岁已经坚持3年的设计师就属于咖啡失火,存款达不到标准,但有着非常自律的生活习惯,辞职后回到郊区老家的老房子居住。作为一个女生,一年的服装消费不超过5000元,护肤品基本不买,每周学英语,画画,还打理自己的小花园,这些也为她增加了一些额外收入。

有些人认为财务自由就是有足够的钱,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去哪。不过这种情况啊,普通人有几个人能实现,有些东西出生的时候没有,这辈子就真的很难再有,而且这些人即便有很多钱,也不一定财务自由。举个例子,张三中了500万的彩票,但我们会发现,他把奥拓换成奥迪,把两室一厅换成上下两层,没过多久钱就没了,还得乖乖回去上班。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一年挣十万花十万,一年挣100万花100万,消费水平随着收入水涨船高,甚至超过收入,那他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这就是老鼠赛跑的陷阱,跑得越快,笼子转得越快,根本停不下来。真正的财务自由,是当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的时候,就达成了。

如果张三的500万每年的投资收益也能达到4%,那就是一年20万,只要他一年花钱不超过20万,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当然,也不是说必须勒紧腰带过苦日子,每天白水就馒头,这种生活方式更像是回归理性,深刻认识自身需求,不被纷乱复杂的社会价值导向绑架。看了很多人的分享,我发现他们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不卑不亢,不卷不躺,有自己的热爱和目标,每天的生活自由且充实。

年消费支出25倍的储蓄,300万听上去确实不是小目标,不过这个数字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具体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来定的。比如张三在上海每年所有的支出假设是40万,那得存够1000万,李四在一个四线城市,每年支出假设是五万块钱,那只需要存够125万就够了,所以咱们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计划。

第一步,节流,说白了就是审视自己的日常消费,衣食住行之类的,用极简主义代替消费主义。一,克制欲望,不攀比,查理芒格说过,获得幸福的秘密就是提高能力,降低欲望。很多时候啊,并不是咱们不够优秀,而是想要的远比拥有的多,消费欲望也大都是攀比引起的,别人买i phone,我也得买,别人玩x box我也得玩,现在看来是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而攀比往往只会滋生嫉妒和焦虑。二,远离消费黑洞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好不要买奢侈品,这些离普通消费者可能比较远,但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注意,比如手办、盲盒、球鞋真的很烧钱。三,简化日常消费,如果是租房的话,考虑跟别人合租,能省则省吗。出行的话,就骑小电动或者地铁公交车,这样的话一年差不多能省一万块钱。穿衣服简单舒适就行,吃基本在家里做,一个月在外面吃饭的次数不超过三次。不必要的局能退则退,日常用品只保留最有用的,其他的要么送人要么卖掉,这样家里反倒显得干净宽敞。四,养成记账习惯,这个可以帮你了解钱的去向以及消费是否合理,懒得记的话也可以每月查支付宝,微信还有信用卡账单。

第二步,开源,就是增加你的财务能力,这里指的是被动收入,就是不干活也能获得的收入,下面分享几个可以提高被动收入的方式。当然可以考虑实际情况,一,房产,在有房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出租,二,投资理财,这个就是很多人玩的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之类的,股票虽然收益高,但风险也最大,而且人们不是常说a股是七亏两平一赢嘛,所以一定要慎重,普通人不建议盲目尝试。基金相对来说要稳健一些,部分基金的盈利还是不错的。就用最笨的方法定投,可以保持在4%以上的收益还是没有问题的。还有理财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当然要更保险一些,不过如果钱少的话,收益率也比较低,达不到4%的标准。有些应对通货膨胀都是问题,也就是相当于钱越存越少。三,副业,种类比较多,但最好是可以通过前期积累之后有长期收益的,比如绘画,写作,摄影作品,或者做自媒体,这个要有耐心,前期可能要蓄力很长时间,所以最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来收益还是很可观的,我一个朋友出于兴趣写影评,后来自己做公众号,一年也能挣十几万,而且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还能带来收益,想想都开心,对吧,我自己正在通过这两个方法慢慢积累,养成更理性审慎的生活习惯。所以说财务自由依然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但至少有的放矢,知道朝哪儿走,怎么走,不再像之前一样就是埋头赚钱,到头来钱也花了,时间也没了。

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25倍和4%的数字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只要被动收入可以达到日常支出就做到了。另外今年4%没问题,明年由于通货膨胀,收益就要再高一点,所以也需要定期盘点自己的财务状况。 目的不是辞职,如果你喜欢现在的工作,而且有发展前景,可以成就自己,那就不建议转换跑道。不管是哪种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是约束你的生活,而是发现更有意义的生活,可以充实原本忽略的但更重要的事物,比如健康,爱好,家人等等。不只是为财务自由,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看待

04

3. 具体操作方法

每年人生活费的25倍,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不小,但具体数额要根据个人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来定。比如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年支出为40万元,那么需要存够1000万元;而在四线城市,如果年支出仅为5万元,那么只需存够125万元即可。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计划。

第一步:节流

这一步主要是审视自己的日常消费,用极简主义代替消费主义。

  1. 克制欲望:不攀比,查理芒格说过,获得幸福的秘密就是提高能力,降低欲望。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优秀,而是想要的远比拥有的多,消费欲望也大都是攀比引起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而攀比往往只会滋生嫉妒和焦虑。

  2. 远离消费黑洞: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好不要买奢侈品。除了奢侈品,还有一些其他消费黑洞需要注意,比如手办、盲盒、球鞋等爱好真的很烧钱。

  3. 简化日常消费:如果租房,可以考虑合租以节省开支。出行方面,可以选择骑电动车或乘坐地铁公交,这样一年能省下不少钱。穿衣方面,选择简单舒适的即可,不必追求名牌。饮食方面,尽量在家做饭,每月在外就餐不超过三次。对于不必要的社交活动,能推就推。日常用品只保留最有用的,多余的要么送人要么卖掉,这样家里也会显得更干净宽敞。

  4. 养成记账习惯:这能帮助你了解钱的去向以及消费是否合理。如果懒得记,也可以每月查看支付宝、微信和信用卡账单。

第二步:开源

这一步是增加被动收入,即不干活也能获得的收入。

  1. 房产:如果有房产,可以考虑出租获取租金收入。

  2. 投资理财:这包括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股票虽然收益高,但风险也最大,普通人不建议盲目尝试。基金相对稳健一些,可以选择定投方式,通常能保持4%以上的收益。理财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则更为保险,但收益率可能较低。

  3. 副业:选择可以通过前期积累获得长期收益的副业,如绘画、写作、摄影或做自媒体等。这些副业需要耐心,前期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一旦坚持下来,收益往往很可观。

05

4. 调整与优化

  • 定期盘点:财务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25倍和4%的数字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关键是要让被动收入达到日常支出水平。此外,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每年的收益目标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 保持灵活性:如果你喜欢现在的工作,且有发展前景,不建议轻易转换跑道。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财务自由。

  • 关注生活质量:财务自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省钱而牺牲生活质量。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健康、爱好和家人等更重要的事物。

06

5. 结语

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关键是要有清晰的规划,坚定的执行力,以及适时的调整和优化。记住,财务自由不是终点,而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多选择权,去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