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央视春晚舞台设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024央视春晚舞台设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02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设计堪称一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通过机械舞台、AI+AR、XR+VP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打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更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为全球华人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机械舞台:工业风与科技感的完美结合
在沈阳分会场,舞台设计充分展现了东北工业城市的特色。主舞台以工字钢为灵感,两侧搭建了八根极具现代工业质感的金属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八组机械臂,它们装载着屏幕和灯光,能够360度随音乐精准舞动。这些机械臂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展现了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力。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舞台采用了高承重的地坪设计,甚至可以承受汽车行驶。在《冬日暖阳》节目中,舞者们敲击的方形鼓也别具匠心,将传统大红鼓改为了布满电路的“芯片鼓”,巧妙融合了工业元素与东北风情。
XR+VP技术: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2024年春晚首次采用了XR+VP(扩展现实+虚拟制片)技术,构建了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在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节目中,通过8K/4K超高清转播技术和XR技术,实现了古代诗人李白与现代人的跨时空对话。观众仿佛置身于流动的立体画卷中,感受古今文化的交融。
在创意节目《年锦》中,通过虚拟合成技术,将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代表性纹样呈现在舞台上,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时装秀”。整个节目通过三层画面叠加:摆面台子、舞蹈演员和特效,展现了极高的技术难度。
AI+AR: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衔接
AI和AR技术在春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锦鲤》舞蹈中,演员借助威亚加弹簧绳,在LED屏幕营造的虚拟水景中翩翩起舞,创造出神秘唯美的视觉效果。整个舞台布置了上百块LED屏幕,配合自主研发的超高清视频控管监系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舞美场景变化。
在歌曲《健康到到令》中,根据大熊猫“花花”设计的虚拟熊猫与歌手周深同台演出,共同演绎传统“八段锦”,展现了AI技术在舞台表演中的创新应用。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2024年春晚的舞台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带领团队,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视觉艺术相结合,设计了《年锦》和主持人背景装置《龙腾九州》。
《年锦》节目的纹样设计历时三个月,93岁的敦煌艺术专家常沙娜亲自手绘修改,确保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龙腾九州》则将“三山五岳”“五岳”等概念抽象处理,融合“龙跃九州”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生命力。
专家评价:科技与艺术的双重突破
专业人士对2024年春晚的舞台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小燕认为,春晚充分体现了“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舞美设计和灯光效果完美融合,科技感十足。旅美华人艺术家曹俊则表示,春晚舞台呈现了多样化的文艺方式和文化样式,让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中国侨联常委陈玉树指出,春晚不仅展现了中国当代的艺术之美、技术之美和思想之美,更向全球观众传递了“协和万邦、休戚与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
202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设计,通过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更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这种融合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为未来大型文艺演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