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举办麻竹种植技术培训班,专家手把手传授高效栽培技术
连山举办麻竹种植技术培训班,专家手把手传授高效栽培技术
11月14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在小三江镇举办“探索麻竹种植模式,实现经济生态双赢——麻竹种植技术培训班”。此次培训由连山林业局指导,连山笔架山保护区管理处主办,旨在深入推进绿美连山生态建设,加快麻竹笋产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培训班邀请了清远市清新区正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麻竹种植专家龙彬授课。来自小三江镇的麻竹笋种植合作社20多名林农和农户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亮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此次培训采用室内理论讲解与种植基地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龙彬专家以生动细致、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参训林农讲解了麻竹选种、育苗、种植、修枝、追肥、管理、采收、粗加工、市场销售等全方位专业知识。
在麻竹林地种植基地,龙彬现场解答了林农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针对麻竹的笋、竹、叶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深受林农欢迎,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种植信心,也开阔了发展视野,为连山麻竹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麻竹种植技术要点
麻竹是一种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茎秆高可达20-25米,直径15-30厘米。其生长环境偏好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地区,适应温度范围为23-33℃,日照需求为70%-100%。在栽培技术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栽植时间:宜选在春季1-3月进行,此时气温适宜,降水充足,有利于竹苗成活。
母竹选择:优选1-2年生、胸径4-6厘米、无病虫害的健壮幼竹作为种苗。
整地施肥:深翻土地并施入腐熟堆肥或厩杂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抚育管理:包括松土除草、合理施肥以及适时扒土晒目和培土,促进竹林健康生长。
麻竹产业的经济效益
麻竹笋是国内罕见的优质食用笋品种,具有产量高、笋肉嫩厚等特点,素有“岭南山珍”美称。其加工面广、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2024年以来,连山积极探索林农增收致富新路径,大力推动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累计发动群众种植麻竹800余亩。
为推动麻竹笋产业发展,连山一方面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重点在小三江镇、上帅镇打造连片种植示范基地,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麻竹笋种植大户、合作社,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出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绿美生态建设”麻竹笋种植补助实施方案》,种植面积达连片30亩以上(含30亩),经验收合格后可享受600元/亩补贴政策,不断激发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未来展望: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作为清远市着力培育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麻竹笋产业在连山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到2025年,连山将扩种麻竹笋至3000亩,进一步提升林地单位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促进麻竹笋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连山林业局将联合更多部门,围绕特色林业产业,积极发展麻竹、山苍子、油茶等经济林作物,努力实现增产增收,助推连山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引进加工企业,有序促进本地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绘就一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齐头并进的绿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