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脏病突发,如何科学自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脏病突发,如何科学自救?

引用
9
来源
1.
https://helloyishi.com.tw/heart-health/heart-disease/ways-you-should-avoid-when-having-heart-attack/
2.
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09/common/content/content_1871034978788823040.html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eart-disease/in-depth/heart-healthy-diet/art-20047702
4.
https://www.sjd-aed.com/bc/19/912/sudden-cardiac-death
5.
https://www.edh.tw/article/34814
6.
https://www.waou.com.mo/2024/11/22/7%E5%80%8B%E4%BF%A1%E8%99%9F%EF%BC%8C%E6%98%AF%E5%BF%83%E8%87%9F%E7%97%85%E7%99%BC%E4%BD%9C%E7%9A%84%E9%A0%90%E8%AD%A6/
7.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120/96174977113e4922b0b93c7448eb7b87/c.html
8.
https://www.bangkokhearthospital.com/zh/content/9-key-tips-for-keeping-health-healthy
9.
https://www.bangkokhearthospital.com/zh/content/8-lifestyle-changes-to-protect-your-heart

2023年12月的一个寒冷冬夜,56岁的张先生在家中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但身边无人陪伴。在短暂的恐慌后,他迅速冷静下来,按照之前了解到的心脏病自救知识,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躺在地上,并用手机拨打了119急救电话。由于处理得当,张先生在救护车到达前保持了意识清醒,最终成功获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在心脏病突发时,正确的自救方法至关重要。然而,在网络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心脏病自救的谣言,这些错误信息不仅无法救命,反而可能延误救援时机。因此,了解科学的自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01

心脏病发作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当心脏病发作时,时间就是生命。以下是在等待救护车到来前,患者可以采取的正确自救措施:

  1. 保持镇静:首先,患者需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过度焦虑会加重心脏负担,加剧病情。

  2. 停止一切活动:立即停止所有体力活动,选择坐下或平躺,减少心脏负担。如果感到头晕或意识模糊,应平躺并抬高双腿,以促进血液回流到心脏。

  3.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19),清晰说明自己的症状和所在位置。如果身边有人,应请求他们协助。

  4. 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平时有心脏病史,且医生已开具硝酸甘油,可以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含服一片。但需注意,如果血压较低或不确定是否为心肌梗塞时,不应随意服用。

  5.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且没有呼吸或脉搏,具备急救知识的旁人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果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可以按照急救调度员的指导进行操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所谓“自救方法”,如大力咳嗽、拍打手肘内弯、用领带捆扎等,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这些错误做法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心脏病发作的迹象,应立即采取上述科学方法进行自救。

02

心脏病发作的早期预警信号

心脏病发作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及时识别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早采取措施,避免严重后果。以下是心脏病发作的常见征兆:

  1. 胸痛或不适:这是最典型的症状,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有时会向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

  2. 呼吸困难:在心脏病发作前,患者可能会感到气短,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3. 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的症状。

  4. 冒冷汗:突然出现的冷汗可能是心脏问题的警示信号。

  5. 疲劳:特别是女性患者,可能会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周感到异常疲劳。

  6. 头晕或意识模糊:心脏供血不足会影响大脑和感官功能,导致头晕或意识模糊。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多个症状同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不要等待症状消失。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减少心脏损伤。

03

日常预防措施

虽然心脏病发作时的自救非常重要,但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1. 健康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选择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限制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建议每天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最好控制在1500毫克以下。

  2.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群。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避免肥胖。BMI应在18.5至24.9之间。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应彻底戒烟,并将酒精摄入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5. 管理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增加心脏病风险。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6.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04

特殊时期注意事项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会加重心脏负担,促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因此,在冬季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外出时要充分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2. 合理饮食:冬季人们往往倾向于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应注意保持饮食平衡,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3.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冬季的运动方式,如室内健身、瑜伽等。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4. 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或愤怒,这些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作。

  5. 定期监测:有心脏病史的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但通过科学的自救方法和日常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心脏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