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科学控制热量不长胖?
青少年如何科学控制热量不长胖?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将高达65.3%。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热量摄入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并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因此,科学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科学认识热量需求
青少年每日需要多少热量?这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活动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青少年每日热量需求在1200-1500大卡之间。但具体到个人,还需要通过计算基础代谢率(BMR)来确定。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计算公式如下:
- 男性:BMR = 13.7516m + 5.0033h - 6.7550a + 66.4730
- 女性:BMR = 9.5634m + 1.8496h - 4.6756a + 655.0955
其中,m为体重(kg),h为身高(cm),a为年龄。
在得到BMR后,还需要根据活动水平进行调整:
- 久坐:BMR × 1.2
- 轻度运动:BMR × 1.375
- 中度运动:BMR × 1.55
- 重度运动:BMR × 1.725
- 极重度运动:BMR × 1.9
例如,一位1.5米高的女性青少年,体重50公斤,15岁,轻度运动者:
- BMR = 9.5634 × 50 + 1.8496 × 150 - 4.6756 × 15 + 655.0955 ≈ 1366 kcal
- 总热量需求 = 1366 × 1.375 ≈ 1883 kcal
实用的控制方法
饮食调整
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和加工食品。
控制餐盘比例:采用“餐盘法则”,即每餐的餐盘中,一半是蔬菜和水果,四分之一是蛋白质,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感受饱腹感,避免过量进食。
减少外出就餐:尽量在家用餐,自己烹饪可以更好地控制食材和分量。
运动建议
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可以选择骑自行车、快步走、跑步、打球等有氧运动。这样的运动量能够刺激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消耗掉多余的热量,避免脂肪积累。
每周3天力量训练:利用哑铃、阻力带等进行器械训练,或进行上下台阶、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深蹲等自身体重练习,也可以进行跳绳、跑步、篮球、体操等强健骨骼练习。力量训练可以增加儿童青少年的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促进脂肪的燃烧。
减少久坐时间: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肥胖风险。鼓励在学习和娱乐之间保持平衡,尽量减少学习时间以外的久坐,看视频、玩手机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如果家离学校距离在15分钟步行路程之内,可以选择走路上下学。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基础代谢率。6~12岁儿童每天应保证9~12小时的睡眠,不要少于9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长应为8~10小时。
执行建议
设定合理目标:不要追求快速减重,而是要建立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每月减重2~4公斤,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让运动成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
家庭支持: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参与健康饮食和运动计划。
学校和社会参与:学校应提供健康饮食和运动的环境,社会应营造关注青少年健康的氛围。
避免极端节食: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极端节食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应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正确看待体重:不要过分关注体重数字,而是要关注整体健康状况。培养自信和积极的心态,避免因体重问题产生心理压力。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控制热量摄入,结合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不仅能预防肥胖,还能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