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进化 | 经纪人公司的商业模式探索
商业模式进化 | 经纪人公司的商业模式探索
经纪人公司作为连接艺人与市场的桥梁,在娱乐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全球知名的大型经纪公司到独立工作室,不同的商业模式各有优劣。本文将深入探讨经纪人公司的运作方式、关键成功因素以及不同商业模式的特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行业的运作机制。
经纪人公司 (Talent Agency)是一家为艺人(如演员、歌手、运动员等)提供职业规划、合同谈判、形象管理等服务的机构,其商业模式主要是打造成功艺人,并在他们身上得到不菲的佣金,当然成功与否都与运气相关。
本文介绍经纪人公司的商业模式、关键成功因素,本文原创,资料来源官网、网上以及研究报告,引用时注明出处。本文约4300字左右。
经纪人公司如同博彩业
全球最有名的艺人经纪人公司有以下几家:
1. UTA (United Talent Agency)- 美国的著名艺人经纪人公司,服务涵盖电影、电视、音乐、体育和品牌合作等多领域。
2. WME (William Morris Endeavor)- 也是一家大型的美国艺人经纪公司,代表众多知名艺人,覆盖音乐、电影、电视、文学等行业。
3. CAA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世界领先的艺人经纪公司,服务领域包括电影、电视、音乐、体育等,它有许多一线艺人和大牌导演。
4. ICM Partners- 另一家著名的美国艺人经纪公司,服务跨越电影、电视、音乐、文学等领域。
5. SM Entertainment- 韩国大型娱乐公司,以培养流行乐队和艺人闻名,如少女时代、EXO等。
最近几年红火的体育明星如中国的谷爱凌与郑钦文等都来自IMG经纪人公司,同时IMG与WME已经合并,所以可以理解为WME与IMG是同一个经纪人公司,只是细分领域不同而已。
经纪人公司靠佣金赚钱,通常从艺人的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比例根据合同约定,从10%到50%不等。经纪人公司还会通过艺人的商业活动、广告代言、巡演等项目赚取收入。
经纪人公司找到和培养艺人的方式包括:
1. 挖掘新秀:通过试镜、选秀节目等方式发现有潜力的新秀。
2. 培养艺人: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艺人提高演技、歌舞技巧等。
3. 包装艺人:通过造型、包装和宣传等方式打造艺人的形象和人气。
4. 推广艺人:通过各种媒体和活动推广艺人,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艺人的培养之所以那么难,主要原因包括:
1. 竞争激烈:娱乐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经纪人公司需要不断地寻找和培养新秀,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2. 培养周期长:艺人的培养周期通常较长,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训和磨练才能成长为成熟的艺人。
3. 资金投入大:经纪人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艺人的培养和推广,这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现金储备。
4. 艺人个性化: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经纪人公司需要根据艺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和推广,这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经验。
艺人能获成功的路径就是被星探发现,然后通过努力和培养最终一举成名,所以被知名经纪人相中是无数梦想成为明星的艺人的迫切需要,一旦得到知名经纪人公司重点培养和包装,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幅提高。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即使顶级的经纪人公司可以让艺人成功的可能性提升,但娱乐业并没有必然成功的公式。即使如成龙的子女、向华强的儿子、史泰龙的儿子他们拥有强大的资源和人脉,还是没有办法成为成功的艺人。甚至在香港某唱片公司老板想捧红自己的儿子“麦X龙”,在刚出道的时候只要有娱乐与音乐节目或者是各种歌曲排名榜露面,让人以为其是香港最红的明星也没有用,该艺人无论怎么捧都不受观众欢迎,最终只能成为芸芸众生的一人,所以艺人要想成功更重要的是市场的需求和自身有哪些特点与需求结合。
艺人成功如同产品成功一样关键在于如何匹配市场需求
明星批量生产与独立工作室经营
从前文看到经纪人造星是一个漫长过程,如果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平台模式,平台的双方主要为艺人及金主,利用艺人培养从而增加自身资源,另一方面金主广告商因为艺人资源而有所撬动,后来也成为经纪人公司的资源,当两者不断加强的时候,经纪人公司的能力越强,艺人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金主也能得到更合适的代言人。
虽然艺人成功的可能性跟博彩业类似,爱整活的韩国还是搞了一套机制让艺人成功可能性大大提升,这个就是练习生制。这个体系严格来说还是更早来自于日本的偶像文化,而韩国娱乐公司由于早期培养出了HOT、BoA(宝儿)这类成功的艺人后,建立起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包括歌唱、舞蹈、语言、演技等全方位的培训。
提起K-Pop,你是否能联想到那些节奏明快的歌曲、性感撩人的舞蹈还有不断重复的洗脑歌词?这些都是韩国艺人公司摸索出来一条造星标准化的公式,成功的例子非常多,包括EXO、东方神起、少女时代、BIGBANG等等,由于K-Pop文化不单在亚洲盛行,更是火爆到欧美市场,所以韩国经纪人公司的选才更为丰富多元,中国的孙艺兴、吴某凡、鹿晗、宋雨琦以及泰国的Lisa等艺人都被带到韩国参加多年的练习生训练,再通过男团女团的形式火爆全球,现在的BLACKPINK、女娃组合以及防弹少年团都成为全球火热的代名词,他们更是各大品牌的商业代言人。
练习生制度是韩国娱乐工业的核心部分,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长时间培训,为全球娱乐市场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艺人。这个制度不仅发掘和培养了许多顶级艺人,还为整个行业设定了高标准的行业规范和操作模式。
练习生成功的同时也爆出不少丑闻,由于艺术成为练习生期间并没有实际收入,而这些练习生给的学费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在早期训练期间,经纪人公司等于用钱与资源把这些练习生给喂饱,经纪人公司是商业机构,不可能只出血不入账,所以为了练习生能早一步成功经常会做出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比如让不知名的练习生陪酒陪睡,强迫他们做违反自己原则的事情。同时也与这些练习生签订极为严苛的合同,比如收取50%的佣金收入,严格控制练习生的人身自由,以及克扣极多的代言与演出费用。
艺人与经纪人公司之间的纠纷不少,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合同纠纷
情况: 合同条款不清楚或双方对合同的解释不同,导致艺人和经纪公司的期望不一致。例如,合同提到的佣金比例、工作范围等。
2.利益分配
情况: 艺人和经纪公司对收入分配比例的分歧,特别是当艺人的收入大幅增长时,艺人可能认为经纪人抽取的佣金太高。
3.职业决策
情况: 经纪人公司的决策可能不符合艺人的期望,例如不满意的角色选择或宣传策略,导致信任危机。
4.不公平待遇
情况: 艺人可能认为经纪人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资源为其争取机会,或者公司过多关注其他艺人。
5.自主意识增强
情况: 随着艺人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不再愿意受到经纪公司严格的约束和限制。
种种问题之下,大部分已成名的练习生在合同到期后都会出走自己开创工作室,由工作室来管理自己与旗下的艺人,变相成为一家自己的经纪人公司。华人当中包括张艺兴,其不单管理自己,还在不断培养自己的C-Pop文化团队,他名下的公司已经有数十人的练习生规模,未来极有可能出现中国自己的练习生体系,还有吴某凡,其工作室一直致力于说唱文化,在说唱圈有极高的地位,如果不是因为自身控制不住下体的而产生法律问题,不然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说唱界出名的厂牌。
说完以练习生为主的经纪人模式,还有就是欧美特别成熟的与已成名的明星合作模式,经纪人公司与明星之间的合作并没有那么高的佣金,一般在10-15%之间,同时彼此的资源都要互相利用。比如Lady Gaga与蜘蛛侠扮演者Holland都是与WME签约,也即是跟郑钦文、谷爱凌、德约等一家母公司,他们之间的合作就是资源互相利用以及彼此成就的过程。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以独立工作室出现的经营模式。刚才提到不少练习生成名后都会选择独立工作室模式,同时也有顶流也是选择独立工作室模式,比如现在的歌后Taylor Swift,球星詹姆斯自己成为经纪人公司的老板,他们都有极强的地位与影响力。然而还有在独立工作室当中还有一种是艺人或球员早期并没有通过经纪人公司而是自己运用互联网媒体的方法而走红的。
一位黄姓的马来西亚歌手早期通过YouTube平台发放其歌曲小有名气,随着与王力宏合作的一首《漂向北方》在油管上近两亿的播放量,成为华语歌坛在互联网上播放量最多的一位歌手(没有之一),其成功的过程全部通过视频平台、互联网平台而播放,在全球都有近千万粉丝,全球的演唱会演出也一票难求。由于种种原因,其名字已经成为敏感词,但他的歌曲在油管上只要对华语熟悉的人都无不被他的歌词打动。
另一个是荷兰的足球员哈维·西蒙斯,其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把自己的训练与比赛发布到油管上,这些视频展现出其极高的天赋,除了油管西蒙斯也活跃于脸书和其他社交平台上。通过不断分享自己训练和比赛的片段,积累了大量粉丝,其后包括巴塞罗那、巴黎圣日门等知名俱乐部都收到其视频,并对他提供训练与签约的机会。这位现在刚满20岁的年轻人凭借互联网的传播成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球探和俱乐部关注,加速了他从一个青少年明星成长为职业球员的过程。
经纪人公司三种商业模式的区别,各有优势
经纪人公司平台模式的KSF
有知名的经纪人公司培养和包装下的艺人或运动员都有明显的特点,就是普遍更国际化(外语流利),法律意识清晰,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四平八稳难以找到漏洞,比如郑钦文在奥运比赛中主动把自己的运动鞋上的耐克标志用贴纸给覆盖住,这种做法就是尽可能减少法律的风险,从而延长其职业寿命。
反观那些不在知名经纪人公司旗下或自己独立做工作室的艺人就经常有惊人言语。比如吴艳妮张扬而不讨好的个性与言论,很容易就会被攻击。还有吴某凡在开设工作室数年后因管不住下体而引起的法律纠纷以及黄姓马来西亚歌手的不文明歌曲和疑似辱华言论,让其几乎永远不可能出现在中国大陆演出。
所以作为经纪人公司也有大量的关键任务要完成,比如在培养艺人的早期就如同创业公司刚开始的阶段,需要不断曝光和打造业务满足市场需求,而在成长阶段则要资源共享,提升彼此的忠诚度,让回报更大化,当进入成熟阶段则要降低成本,多方面发展,寻求下一个亮点或二次曲线,再创辉煌,最后在职业晚期要懂得好聚好散,分手而不说任何彼此坏话。
用商业模式探索经纪人公司的KSF
顾问观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00后进入职场,传统的经纪人公司模式有可能被整顿和挑战,但在模式改变之前我们还是要了解其过去成功的原因,并找到可预期的未来,同时也从这个相对极难成功的行业联系到自身企业的异同之处。
1、盲目投入并不明智:
造星行业其实跟产品企业非常类似,无论是明星还是产品拼命投资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因为忽略了市场需求,随着时间环境的不断变化,不能永远都用旧一套方法来打造,比如现在观众更喜欢一个真实甚至逗B的艺人而不是以往那种完美的明星形象,今天的产品也是一样,没有一个产品是完美的,即使有,绝大多数都无法买得起。
2、找到规律不断复制:
K-Pop的造星打造非常值得研究,对观众而言总有几样是大部分人都喜欢的东西,比如节奏明快、性感、洗脑曲词,当这些元素不断重复组合之后,就能形成一套相对标准化的成功体系。产品也一样,便宜、有趣、好看以及种草等机制的不同组合也是产品成功的不二法门,一旦找到规律,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幅增加了。
3、重视长远利益:
好的经纪人公司都是看长线以及尽量建立起生态体系的,急功近利的模式或许短期有好处,但从长远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无论是人还是产品,追求生态与更长远的利益看似利益受损,其实是为未来建立起更强大的护城河,难以被竞争打败。
BMI中国的行业分析将会持续进行,如果您对最新的行业洞察、前沿资讯以及成功商业案例感兴趣,我们诚邀每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深入探讨市场趋势、竞争态势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互相学习启发,在交流中更精准地定位合作点,推动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对话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