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证实:坚果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反比
哈佛研究证实:坚果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反比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多吃坚果尤其是核桃、杏仁等木本坚果,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显示,每周食用五份以上坚果的人群,心血管疾病总发病率降低了17%。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坚果对心脏健康的益处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坚果与心脏健康的科学证据
2021年,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在Nutrients期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的大量数据,涉及超过9万名参与者,随访时间长达20年。
研究发现,与从来不吃核桃的人相比,每周食用5份(每份约28克)以上核桃的参与者,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4%,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5%,预期寿命更是增加了1.3年。即使每周只食用2-4份核桃,也能降低13%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的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
坚果的营养秘密
坚果之所以对心脏健康有益,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营养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坚果富含欧米茄-3和欧米茄-6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健康脂肪能够帮助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膳食纤维:坚果中的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增加饱腹感,从而帮助控制体重,间接保护心脏。
抗氧化物质:坚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防止细胞损伤,保护心血管系统。
矿物质和维生素:坚果富含镁、钾、锌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这些营养素对维持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特殊人群的坚果摄入建议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果的摄入需要特别注意。研究表明,坚果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关键在于适量。
控制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周摄入50-70克坚果,平均每天约10克。例如,每天可以食用7-8颗巴旦木或腰果,或者2-3颗山核桃。
选择原味坚果:优先选择未加工或少调味的坚果,避免额外的油脂和糖分摄入。
注意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可能对某些坚果过敏,需特别留意。
实用建议
多样化选择:不同坚果的营养成分有所差异,建议多样化摄入。例如,南瓜子富含蛋白质,葵花籽富含维生素E,榛子富含钾,腰果富含镁。
适量为宜:虽然坚果营养价值高,但热量密度大,需控制摄入量以避免过胖。
合理搭配:可以将坚果作为健康零食,替代高糖、高盐的加工食品。也可以加入到日常饮食中,如撒在酸奶、燕麦或沙拉上。
关注质量:选择新鲜、无添加的坚果,避免食用发霉或变质的坚果。
结语
坚果是营养密集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并控制摄入量,可以充分发挥其健康益处。但需要注意的是,坚果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仍需遵医嘱进行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