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再发警告!吸烟伤血管,中国控烟行动提速
世卫组织再发警告!吸烟伤血管,中国控烟行动提速
在即将到来的世界无烟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发出严厉警告:吸烟已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病因,每年全球约有近300万人因烟草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而过早死亡。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再次敲响了全球控烟行动的警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一大死亡原因,每年夺走1790万人的生命。其中,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行为危险因素。世卫组织指出,吸烟不仅会引发心脏病和中风,还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更令人担忧的是,吸烟的危害并不局限于吸烟者本人,二手烟同样会增加非吸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中国,控烟行动已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目前已有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不断提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将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动控烟立法工作,比如《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以来,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9.4%;《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在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以及学校、公园、医疗卫生机构等室外场所禁止吸烟……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4.1%,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的下降,离不开各地控烟政策的有力实施。其中,上海和深圳的表现尤为亮眼。上海成人吸烟率降至19.4%,深圳更是降至16.9%,均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目标。
戒烟,永远都不晚。研究数据表明,无论在哪个年龄戒烟,都能带来显著的健康改善:
35岁前戒烟:可避免大多数吸烟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与从未吸烟者的寿命差距仅为1.2年。有52.8%的35岁戒烟者将获得至少一年的额外寿命,36%的人甚至能多活8年或以上。
35~55岁戒烟:45岁戒烟者与未戒烟者相比,平均多活5.6年;55岁戒烟者也可多活3.4年。此外,45岁至54岁戒烟的人群,其全因死亡率比未戒烟者减少了约66%。
60岁以上戒烟:65岁戒烟者平均能多活1.7年,75岁戒烟者也可获得0.7年的额外寿命。即便是晚年戒烟者,仍有14.2%的人能多活一年以上。
戒烟不仅能延长寿命,还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戒烟后20分钟内,血压和心率就会开始恢复正常;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降至正常;2-12周内,循环系统功能和肺功能得到改善;1-9个月后,咳嗽和呼吸急促情况减少;1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降至吸烟者的一半;5年后,患中风的风险降至非吸烟者水平;10年后,患肺癌的风险降至吸烟者的一半;15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与非吸烟者相当。
面对烟草危害,我们每个人都能采取行动。对于吸烟者来说,尽早戒烟是改善健康状况的最佳选择。而对于非吸烟者,则应积极支持和参与控烟行动,共同营造无烟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力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