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昌平草莓如何实现安全与品质双提升?
科技赋能,昌平草莓如何实现安全与品质双提升?
近日,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草莓市场展开抽检,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未检出致癌物乙草胺。这一消息无疑为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北京昌平草莓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作为北京的“草莓之乡”,昌平区地处北纬40度国际公认的“草莓生长黄金带”,产出的草莓以色泽鲜美红嫩、果肉柔软多汁、口感香甜浓郁而著称。近年来,昌平区不断推进草莓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区域品牌,让昌平草莓成为一张闪亮的农业名片。
科技赋能,打造安全草莓
在昌平区的草莓种植基地,一项项现代农业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生物电技术和高架立体栽培法的应用。
生物电技术通过释放微电流,有效抑制病虫害,实现农药零残留。这种环保型病虫害防治方式不仅保障了草莓的安全性,也提升了果实品质。高架立体栽培则改变了传统的地面种植模式,不仅方便了农户管理,也提升了游客的采摘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无土栽培方式避免了土壤污染,进一步确保了草莓的纯净。
据昌平区农业部门介绍,目前全区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90%以上,草莓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科技力量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生动体现。
品质至上,打造精品草莓
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让昌平草莓的品质达到了新高度。目前,昌平区主要种植“红颜”、“圣诞红”、“隋珠”、“粉玉”等多个优质品种,每个品种都经过精心培育,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质,昌平区还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草莓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繁育工作。预计到2026年,全区将保持200个草莓种质,培育出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这些举措将为昌平草莓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品牌引领,打造知名草莓
2023年,昌平草莓成功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成为北京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农产品。这一荣誉的背后,是昌平区多年来致力于品牌建设的成果。
在第六届昌平草莓节上,主办方发布了6条草莓主题线路,将草莓采摘与乡村休闲、民俗美食、温泉度假等多元业态相结合,构建起集多种体验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同时,昌平草莓IP形象“福菓儿”正式亮相,通过专属展示区、主题展板等形式,彰显品牌文化内涵。
在市场表现方面,昌平草莓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采用高架无土栽培的草莓农场,亩纯收益可达5-6万元,远高于传统设施草莓的8000-10000元。这不仅提升了农民收入,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期,打造智慧草莓
展望未来,昌平区计划通过三年集中打造和整体提升,实现全区草莓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业态更加丰富。届时,昌平草莓将不仅是一种农产品,更将成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典范。
从田间到餐桌,从种植到品牌,昌平草莓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在科技的助力下,昌平草莓正以更安全、更优质、更智慧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