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护手小妙招,世界手卫生日提醒你!
秋冬护手小妙招,世界手卫生日提醒你!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许多人都面临着手部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开裂的困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任李晓伟指出,秋冬时节气温降低、气候干燥,手部皮肤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引发手部湿疹等问题。在世界手卫生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和科学的手部护理技巧,保护我们的双手免受伤害。
秋冬手部皮肤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秋冬季节,手部皮肤问题主要表现为干燥、脱皮、粗糙甚至开裂。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因素: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导致皮肤干燥。手部皮肤角质层较厚,更容易缺水。
频繁洗手: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期,人们频繁洗手,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干燥、脱皮。
接触刺激物:日常生活中,手部经常接触肥皂、洗衣粉等碱性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导致皮肤干燥、脱皮。
缺乏维生素: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皮肤干燥和角质异常。建议多摄入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牛奶、鱼类、蛋黄和动物肝脏等。
皮肤病:某些皮肤病如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汗疱疹和湿疹等也会引起手部脱皮。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
科学有效的手部护理方法
要解决秋冬手部皮肤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护理体系。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护理建议:
保湿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护手霜非常重要。护手霜主要分为保湿型、修复型、果酸型和防护型。保湿型适合干燥缺水的皮肤,修复型适合干纹和老化肌肤,果酸型适合粗糙肤质,防护型适合长时间处于紫外线暴露环境的人。建议选择含有乳木果油、甘油等成分的保湿型护手霜。
正确的使用方法:洗手后应立即涂抹护手霜,以防水分流失。涂抹时轻柔按摩手指、指关节,能促进吸收。经常进行美甲的朋友可以在甲周厚涂护手霜或凡士林来增强滋润和保护。
深层清洁:使用温和不刺激的洗手液,避免使用含酒精或碱性过高的产品。日常家庭清洁或烘焙烹饪时应戴上手套,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刺激性物质。
定期去角质:随着年龄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手部皮肤的老废角质会逐渐堆积,形成厚厚的角质层。这些老废角质不仅会令双手看起来暗沉粗糙,还会影响护肤品的吸收。所以,建议定期给手部做去角质护理。可以选择使用手部专用磨砂膏或者DIY自制去角质膏,在手部清洁后轻轻按摩,帮助去除老废角质。每周进行1-2次去角质护理即可,可以有效改善手部的粗糙问题。
手膜护理:定期进行手膜护理能给予手部更深层的滋养。手膜护理类似于脸部的面膜,能够迅速为双手补水。可以选择购买现成的手膜产品,或在家自制手膜。夜间护理时,厚敷护手霜,然后戴上棉质手套进行深层滋养,更能保持手部一整夜的水润,清晨醒来,双手会变得格外柔嫩。
细节护理:对付手部倒刺和指缘护理同样重要。倒刺常由于手部过度干燥所致,当发现倒刺时,避免用手硬撕,这样容易造成出血和感染。可以先用温水浸泡双手,使倒刺的皮肤软化,再用干净的指甲剪修剪倒刺。在指缘处,可以使用指缘油或含有滋润成分的护甲产品,经常按摩涂抹,预防倒刺的再生,保持指缘湿润。
防晒:在冬季,紫外线同样会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建议外出时涂抹手部防晒霜,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和老化。此外,保持手部温暖也很重要。在寒冷的户外,务必要戴上手套,以防手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寒冷损伤。
饮食与生活习惯: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鱼类等,这些食物对保养皮肤非常有益。此外,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和化学物质,减少对手部的刺激,闲时多做手部的按摩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手部皮肤更加红润健康。
世界手卫生日的背景和意义
世界手卫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倡议设立,定于每年的5月5日。其目的是提高全球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正确洗手习惯的养成,以预防疾病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2024年世界手卫生日的主题是“加速行动,拯救生命——清洁双手”。这一主题强调了手卫生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呼吁全球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改善手卫生状况,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
专业医生的建议
专家建议,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手部的保湿和防护。每次洗手后应及时涂抹护手霜,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在做家务时,应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刺激性物质。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均衡的营养摄入也非常重要。
秋冬季节,让我们一起关注手部健康,科学护理,让双手远离干燥和疾病,保持光滑细腻。记住,正确的护理方法和良好的习惯是拥有健康双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