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轼笔下的“泛颍”:自然与心境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笔下的“泛颍”:自然与心境的完美融合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3A02T3Y00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83%E7%AC%91%E4%BB%A4%C2%B7%E5%BD%92%E9%9B%81/2206414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7A00RPR00
4.
https://m.dxsyb.com/mmp/ohoihloo/lolLAn.html
5.
https://www.mssswhyjy.com/sansu/yzyj/index
6.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bODoM61kAj9Rql84gzG5nVNZopXKY3DqYXlwJLrBmEDv2QPMOyx7a6e1dbPQj2Zd
7.
https://www.shuge.org/view/qian_hou_chi_bi_fu_shu_hua_juan/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8%BD%BC

苏轼的《泛颍》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当时他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知颍州。颍州西湖位于今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宋代著名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三大西湖。苏轼在颍州期间,多次泛舟湖上,创作了大量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

《泛颍》全诗如下:

湖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泛舟深入玻璃去,疑是湖中别有天。
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
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
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诗的前两句化用了苏轼自己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了颍州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第三句“泛舟深入玻璃去”中的“泛”字,生动地展现了小舟在清澈如玻璃的湖面上轻轻滑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泛”字在苏轼的诗词中经常出现,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更是一种意境的象征。苏轼通过“泛”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在《泛颍》中,“泛”字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景象,更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超脱。

苏轼在颍州的生活相对闲适,他经常与友人泛舟湖上,欣赏自然美景。这种生活状态也反映在他的诗词创作中。《泛颍》中的“泛”字,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苏轼心境的体现。他通过泛舟湖上,寻找到了一种超脱官场纷争的精神寄托。

苏轼对“泛”字的运用,展现了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写能力。在《泛颍》中,他通过“泛”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世界。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苏轼在颍州期间创作的诗词,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官场的超脱。《泛颍》中的“泛”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超脱。通过泛舟湖上,苏轼找到了一种超脱官场纷争的精神寄托,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轼对“泛”字的运用,展现了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写能力。在《泛颍》中,他通过“泛”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世界。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