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带你看懂象征主义艺术
十分钟带你看懂象征主义艺术
象征主义艺术是19世纪末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以神秘、梦幻和象征性为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观情绪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从文学到绘画,象征主义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背景
19世纪的普法战争、公社革命、工业革命,令法国人民陷入悲观、不确定的情绪中。于是,拒绝现代、正向、理性的思想氛围,开始蔓延。
文学背景
人们不再认可霸占文坛的两大流派—专注具象生活的现实主义和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自然主义。
哲学背景
他们更向往虚幻的理想世界,并相信通过神秘自然力量可以达到,这种思想观源于当时流行的神秘主义。
象征主义
于是19世纪晚期,法国兴起“象征主义”文学运动。象征,在拉丁语中意为符号,在希腊语中有两物相去甚远,却含义相关之意。它一方面,强调表达之外的隐喻,一方面,极具创作者主观情感。文学领域,波德莱尔为其中先驱,他的《恶之花》以颓废风格影响着后世创作。
《波德莱尔肖像》,库尔贝
象征主义绘画
影响
而在艺术领域,充斥着忧郁、神秘和宗教色彩的德国浪漫主义;
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漫游者》
菲利普.奥托.龙格《清晨》
追求感性、梦幻和乌托邦世界的拉斐尔前派,都对象征主义绘画的诞生,影响深远。
《祝福贝雅特丽齐》,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奥菲利亚》米莱斯
19世纪60年代
最先表达象征倾向的是莫罗,他在《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中用一只脚暗示以往的杀戮,用灌木中的蝴蝶象征生死循环间迷茫的灵魂。
《显灵》
《命运女神与死亡天使》
7、80年代
一些艺术家贡献出代表作。夏凡纳在《贫穷的渔夫》中,以完全不同的情绪个体—渔夫、妻子和婴孩,相互牵连,传达出悲悯情怀。
《希望》
《梦境》
勃克林完成了最初版《死岛》,画中白衣死神立于船头,驶像暗光密林中的巨石岛,让人不禁汗毛竖起。
《圣洁庄严的森林》
90年代
象征艺术在最后辉煌的10年里,举办了6次玫瑰十字展,群星荟萃。雷东走出黑色石版画创作期,用粉笔作画,将花卉与人物、神话、宗教题材结合在一起。
《基督头上的荆棘》
《年轻女子侧影》
《独眼巨人》
卡里埃参与“国家美术协会”沙龙,明晰个人风格:用单色调、扭曲元素表现稍纵即逝的人物形象。
《母亲的吻》
《大众剧场》
蒙克创作《生命的饰带》系列,其中《呐喊》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展示人类的世纪末恐慌,被称为表现主义佳作。
《焦虑》
《声音》
《灰烬》
19世纪末,表现主义为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混合的产物。而法国新艺术、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分离派,则是各国象征主义画家对新装饰风格的极致呈现。
比如擅长彩绘玻璃的莫里斯.丹尼斯,经常接到新艺术商店和蒂芙尼的订单;
《缪斯》
《天堂》
以减弱色调闻名的赫诺普夫,对维也纳分离派有着积极影响。
《废弃之城》
《我锁住了自己》
而采用象征装饰花纹的克里姆特,则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
《吻》
《女人的三个阶段》
20世纪
在别处逐渐失去影响力的象征主义,在俄国又火了10年,代表画家弗鲁贝尔吸收了康德、尼采、叔本华等哲学理论,将强烈情感赋予到色彩和形体变化中去,完成了象征主义的最后一首挽歌。
《坐着的恶魔》
《六翼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