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史前、中世纪西方十二幅著名绘画雕塑艺术赏析(上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史前、中世纪西方十二幅著名绘画雕塑艺术赏析(上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2/10/15473865_1127661801.shtml

西方绘画艺术自14世纪文艺复兴起,历经巴洛克、罗可可和新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景观。它不仅记录了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从史前时期的动物壁画到中世纪的宗教绘画,西方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为您展示最具代表性的十二幅史前至中世纪艺术作品。

第一幅:西班牙佚名《阿尔塔米拉野牛》

这幅壁画创作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德林文化时期,被画在阿尔塔米拉洞窟的主洞窟顶上。这幅壁画距今已有两万多年的历史,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马德林文化时期的艺术杰作。画中的野牛以赭红、黑、褐等颜色描绘,形象生动准确,表现出原始艺术家对动物形态和动态的敏锐观察和掌握。这幅壁画是史前艺术的杰出代表,展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能力,同时也是对动物生态的一种记录和认识。

第二幅:阿尔及利亚佚名《狩猎图》

这幅岩画是新石器时期岩画艺术的杰出代表。画面描绘了一名男子追赶野兽的场景,男子手持弓箭,两腿跨开,飞奔向前,形象生动有力。画面的色彩虽然简单,只有赤褐色,但通过平涂的方式,人物轮廓清晰可见,动作性十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造型上,画中男子双腿被明显地夸张,展现出强烈的动势和力量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紧张刺激的狩猎氛围。

第三幅:埃及佚名《宴乐图》

这幅墓室壁画残片来自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画中描绘了古埃及的宴乐场景,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画中的侍女们裸露着身体,正忙着为宾客送上茶点,而贵妇人们则与男宾分开坐着,她们佩戴着香气浓郁的头饰,互相传递着香莲花。宴会中还有角斗士、杂技艺人、说书人和舞女助兴。其中,舞女的表演尤为引人注目,她们或全裸着身躯,或身上吊挂各种装饰物,翩翩起舞。

第四幅:希腊佚名《戏牛图》

这幅壁画来自古希腊,高约62.3厘米,现藏于伊拉克利古代文物馆。这幅壁画被认为是出自克诺索斯宫遗址,该宫被认为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克诺索斯迷宫。克诺索斯宫面积达16000平方米,其中的壁画不求明暗和透视,但注重色彩协调和构图韵律,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内容多与宗教崇拜有关。

《戏牛图》的画面背景为天蓝色,一左一右两个白衣少女举着双手,一个少年倒立于牛背之上。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头健壮的公牛,它的造型极为夸张,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地位。公牛的形象被拉长并变形,展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整个画面充满了趣味性,可能是当时宫中娱乐生活的生动写照。

第五幅:希腊佚名《手提捕获物的年轻渔夫》

这幅壁画来自古希腊,高134.6厘米,现藏于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这幅壁画来自锡拉岛的阿克罗蒂里遗址,该遗址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与希腊大陆、埃及和近东等地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画中描绘了一位年轻男子,他双手提着两串海洋鱼。人体用赤褐色画出,手法简洁,近似于现代的平涂技巧。尽管手法简练,但画中人物的形体表现准确,展现出古希腊艺术家们高超的绘画技巧。此外,画中的年轻渔夫形象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劳动场景,为我们了解古希腊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六幅:希腊佚名《贝列突袭西谛斯》

这幅瓶画来自古希腊,高42.5厘米,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这幅画运用了古代赤像式技法,在黑底上画红釉的浮像。画面的内容是描绘英雄贝列向西谛斯仙子求爱的故事,西谛斯是老海神涅柔斯的一个女儿,她不愿嫁给“人类”贝列,所以常化为海怪等。贝列趁西谛斯与众姊妹沐浴之际突然袭击,画面边角的海豚显示所画的是海滩的景色,而缠绕于贝列脚上的,应是西谛斯准备化身而变的海怪奎多斯。爱神厄洛斯在贝列的头上高举花冠,预告他的追求终将成功。这对伴侣的爱的结晶,便是日后特洛伊战争中立大功的英雄阿奇里斯。

此瓶画中的女性姿态优美,具有明显的雅典式古典风格。画中的爱神和西谛斯被涂成白色以示区别,并涂上了金色,显得华丽高贵。整幅作品展现了古希腊艺术家们高超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第七幅:意大利佚名《采花的少女》

这幅壁画来自意大利,高38厘米,现藏于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这幅壁画出自罗马坎巴尼亚城的斯塔比亚一处别墅的卧室,与同时期罗马绘画的特征有所不同。它既继承了希腊古代壁画的风格,又注重线条的勾画和轮廓造型的变化。

画中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绿色草坪上采花的情景。她背向观众,身着淡黄色的长裙,左手捧着盛满花枝的花篮,右手正在采摘鲜花。她徜徉走动,飘然自若,姿态优美动人。少女的双肩圆润丰满,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和生机。随风轻扬的裙摆和秀发,仿佛带着春天的微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好。

第八幅:意大利佚名《女诗人像》

这幅壁画来自意大利,直径37厘米,现藏于那不勒斯国立古文物陈列馆。这幅壁画描绘了一位少女正在拿着写字板和笔作吟诗状的场景。她的姿势是庞贝城少女肖像壁画中常用的一种姿势,左手拿着一块写字板,右手拿着一枝写作硬笔举到嘴边。这种硬笔的尖头能在板上刻出文字,而平坦的一头能轻松地把写错的地方抹掉。

画面中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色彩变化柔和圆润,展现出庞贝艺术家惊人的写实技巧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将少女的姿态、表情和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她正在吟诗作赋的专注与情感。

第九幅:意大利佚名《狄奥多拉皇后与侍从》

这幅镶嵌画来自意大利,尺寸为纵264厘米横365厘米,位于拉韦纳圣维塔尔教堂。这幅画展现出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室气派和艺术风格。

狄奥多拉皇后出身低微,曾是一名马戏团演员,但后来成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后。在这幅画中,画家描绘了她与宫廷女官以及侍卫向基督献祭的场面。画中的人物排列组合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表现出宫廷的庄重与秩序。此外,环境的描绘也相当丰富多样,展现了画家的细腻观察和刻画。

整幅画面的色调和谐统一,大量运用金色作为背景色,创造出一种金光灿烂的华丽效果。这种手法突出了画面的神圣和崇高感。宫女们的衣饰色彩也非常艳丽,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既对比鲜明又相得益彰,展现了拜占庭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十幅:意大利佚名《最后的审判》

这幅中世纪的教堂镶嵌画,其作者不详,目前收藏地点未知。这幅画描绘了基督对所有灵魂进行审判的场景,罪恶的灵魂被贬入地狱,遭受火刑之苦。

在中世纪,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教堂壁画常常用来传播教义和引导信徒的信仰。在这幅画中,基督坐在中心位置,周围环绕着被审判的灵魂。艺术家通过画面表达了罪恶与救赎的主题,提醒人们要遵循上帝的指引,珍惜生命和追求善良。

画中的人物形象显得呆滞、僵化,这可能是由于中世纪艺术家在创作时更注重表现宗教象征意义而非现实主义。这种绘画风格虽然与现代审美观念有所差异,但在中世纪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它能够激发信徒们的敬畏和虔诚,使他们在面对生与死、善与恶的选择时更加坚定信仰。

第十一幅:《亚当与夏娃》

这幅中世纪的镶嵌画,其作者不详,目前收藏地点未知。这幅画描绘了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生活的情景,是西方艺术中经常出现的经典题材。

画中亚当和夏娃被描绘成赤裸的形象,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出人类最初的无邪和纯真。他们的身体直立,虽然缺少体积感,但简洁有力的线条和朴素自然的色彩却赋予了画面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画面的构图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节描绘,但通过这种极简的手法,画家成功地传达了亚当和夏娃的纯真与无辜。他们的脸部和手部的描绘虽然简洁,但却生动传神,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想象。

第十二幅:《逐出乐园》

这幅细密画作品由尼德兰的林堡兄弟创作,是为贝利公爵的祷告书所作的插图,描绘了原罪的故事情节。画面中,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食智慧果,然后将智慧果递给亚当。上帝发现后非常震怒,决定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

在这幅画中,画家展示了高超的人体绘画技巧,人物比例匀称、体态优美、神情生动。尽管人物与环境不成比例,但画家通过精致的细节描绘和优美的线条,赋予画面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史前美术以动物为主题,手法写实,形象生动。新石器末期到中世纪为古代,艺术涵盖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地。中世纪美术强调精神世界,建筑取得巨大成就,包括拜占廷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等。此外,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有一定成就。这些作品为我们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