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奋斗者号”再探马里亚纳海沟,深潜次数突破1400次
中国“奋斗者号”再探马里亚纳海沟,深潜次数突破1400次
2024年,中国载人深潜事业迎来新的里程碑。据统计,中国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已达1433次,其中仅“深海勇士”号在最近一年就有132次下潜。这些数据不仅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历史,也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运维水平已跻身国际前列。
“奋斗者号”的深海征途
“奋斗者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的载人潜水器。2020年,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一成就不仅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全海深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还实现了首次在万米海底的视频直播互动。
2022年至2023年,“奋斗者号”完成了首个环大洋洲科考任务,下潜地点包括克马德克海沟、迪亚曼蒂纳海沟和瓦莱比海沟,该航次共下潜63次,刷新了单个航次下潜次数的纪录。截至2024年,“奋斗者号”已累计完成230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有25次,让32人到达了万米海底开展作业,持续刷新着万米下潜人次的纪录。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中国深潜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斗史。2012年,“蛟龙”号成功下潜超过预定深度,我国开始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2017年,“深海勇士”号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而“奋斗者号”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更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近三年,全球过半载人深潜由中国完成,这一成就背后,是近100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近1000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从863计划、支撑计划,再到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为深海探测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汇聚陆地与空天高科技力量下海,形成大协同深海科技创新体系,“奋斗者号”国产化率超过96.5%,生动诠释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
向更深的海域进发
2024年12月29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深远海“科考+考古”船“探索三号”在海南三亚入列。这艘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考船,是我国首艘具备全球(含极区)深远海探测和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它的入列,将支持我国创造更多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也将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
面向未来,中国深潜事业将继续在两个方向上发力:一是实现对更多海域的覆盖,展示更大规模的集群组网作业能力;二是构建从空天到水面,从水下直至海底的立体探测作业和开发装备体系,提升对整个海洋系统的感知和管控能力。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中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如今,中国深潜勇士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认识海洋,才能更好地开发、保护海洋”的理念,为人类了解、保护、开发海洋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