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克思视角下的“人的本质”:从实践感到社会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克思视角下的“人的本质”:从实践感到社会关系

引用
求是理论网
6
来源
1.
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05/20/c_1130148089.htm
2.
https://news.nankai.edu.cn/mtnk/system/2025/01/28/030065565.shtml
3.
http://marxism.cass.cn/mksjbyl/202408/t20240827_5774018.shtml
4.
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46193&libid=040101
5.
http://epc.swu.edu.cn/info/1101/2325.htm
6.
http://marxism.cass.cn/ncgkd/202403/t20240329_5743055.shtml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著名论断,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所在。这一观点不仅颠覆了传统哲学对人性的抽象理解,更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01

实践感觉:理解人的本质的新维度

要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们需要回到他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部作品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实践感觉”。他指出:“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这里的“实践感觉”包含了人的理性、意志、爱等非理性成分,强调了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感觉。这一概念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既不同于黑格尔将感觉视为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也不同于费尔巴哈将感觉局限于感性层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通过与自然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人的感觉和能力才得以发展。

02

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的现实体现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人的本质不是由个体的内在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他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所塑造的。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哲学对人性的抽象讨论,将人的本质植根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正如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牛子牛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具现实感、时代感的哲学,研究的是现实生活问题。”要理解人的本质,我们必须深入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

03

历史演进:人的本质的阶段性特征

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和主体关系两个维度,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自由个性”三个阶段。

在“人的依赖性”阶段,如封建社会,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主要由血缘、等级等社会关系决定。在“物的依赖性”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物的关系成为一切社会关系存在的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个人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而在“自由个性”阶段,个人将摆脱各种外部关系的限制,实现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种划分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展示了人的本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04

当代启示:理解人的本质的新视角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的社会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关系的网络化特征日益明显;另一方面,资本全球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牛子牛在教学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教科书的原理化体系上,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切中当代现实的最好方式并不是“赶时髦”,而是“想点大事”,考虑中国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在当代的具体表现。

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为我们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更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重新思考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