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天必吃这7种“春菜”,疏肝气又升阳气 | 附一周食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天必吃这7种“春菜”,疏肝气又升阳气 | 附一周食谱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2GSH7N0514CQBI.html

春天是养生的黄金季节,时令蔬菜尤其是新鲜的春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独特的养生功效。本文精选7种春季必吃的“春菜”,从疏肝、益脾到升阳,每一种都附有详细的食用讲究和养生食谱,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养护身体。

春天正是“养生黄金期”,
还有什么比时令蔬菜更养人呢?
尤其是春天最新鲜的那一茬嫩叶,
吃对了还有助疏肝、益脾、升阳,
如荠菜、香椿、嫩春笋……
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这些新鲜“春菜”有什么食用讲究?
除了清炒还有哪些养生做法?
今天为你推荐
7种不可错过的“春菜”+食谱,
换着吃一周不重样~

(图/视觉中国)

春天多吃芽类蔬菜
有助阳气升发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在饮食方面建议多吃新鲜蔬果,以利于平肝养肝。

其中,推荐适当摄入性温升散的蔬菜,如豆芽、香椿、嫩笋、菠菜等芽类蔬菜,以及葱、蒜、韭菜等。

同时,宜少酸多辛,适当多食用甘味补脾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胡萝卜、白萝卜、南瓜、红薯、香蕉等。

此外,正所谓养生最重要的是调养好脾胃,尤其是在容易受湿气影响的春季,对于脾胃湿热的人来说,则应当多用五指毛桃、鸡蛋花、木棉花、眉豆、赤小豆、扁豆、芡实、薏苡仁等入膳,有助清热利湿、健脾和中。

7种必吃“春菜”推荐
养生吃法收好

①春笋:消食化痰 清热益气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滋阴透疹、治消渴、利水道等功效,春天吃春笋正好顺应了春季升发、肝气调达的趋势。

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笋本身含草酸较多,而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因此烹调前一定要焯水,患有泌尿道结石的人不建议食用。

另外,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故脾胃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也不可贪吃。

食谱参考

1

春笋豆苗口蘑汤

材料:春笋250克、豌豆苗250克、鲜口蘑100克、肉丝50克、姜片适量。

做法:新鲜春笋剥皮、切片洗净,放到锅里煮开10分钟左右,备用;肉丝用少许食盐及生粉腌制;锅中加入1.5升清水,加入春笋、洗净的口蘑片、肉丝、姜片,大火煲开后改小火煲20分钟;出锅前放入豆苗,豆苗熟后调味即可出锅。

2

春笋冬菇煲鸡汤

材料:春笋250克、干冬菇25克、鸡半只、红枣6粒、生姜适量。

做法:新鲜春笋剥皮、切片清洗,放到锅里煮开10分钟左右,干冬菇清洗干净用温水泡发半小时,鸡清洗后切块、焯水。在瓦煲中放入2升清水,加入所有材料,大火煲开后改小火煲1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②荠菜:明目利肝 和脾利水

有“报春菜”这一别名的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荠菜中的钙非常丰富,每100克荠菜的钙含量约290毫克,由于荠菜属十字花科,菜草酸含量相较苋菜、菠菜等低不少,对钙的吸收影响不算大。此外荠菜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含量也较高。

食谱参考

1

荠菜粥

原料:新鲜荠菜25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荠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500-800毫升,小火煲煮。

2

荠菜豆腐羹

材料:荠菜150克,豆腐1块,蘑菇30克,肉末适量,盐、姜少许。

做法:荠菜洗净切碎,豆腐切小块,热锅冷油把蘑菇煎至两面金黄,另起锅热油放姜片爆香,倒肉末翻炒均匀,加开水煮4分钟左右。依次放入豆腐、蘑菇、荠菜,煮沸后加盐,即可食用。


(图/视觉中国)

③香椿:清热解毒、健胃理气

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涩,性平,入肝、胃、肾经,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还能润肤明目,是春日食药兼之的良蔬。

香椿虽然营养丰富,但同时也易富集土壤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因此,建议食用最嫩的香椿芽,并且焯烫过后(不少于1分钟)再吃。

食谱参考

1

香椿拌豆腐

材料:香椿1小把,嫩豆腐1块,食盐、生抽、花生油、辣椒油适量。

做法:香椿洗净,豆腐切块;豆腐、香椿分别焯水;香椿切碎,与豆腐混合,淋上少量热油,加适量调味料拌匀。

2

香椿鸡蛋汤

材料:香椿芽150~200克、鸡蛋2个、生姜3片。

做法:香椿芽洗净焯水。在锅里加入清水约1升,加入姜大火煮开后,加入下香椿芽,敲入一个鸡蛋,稍滚沸片刻,下少许麻油、食盐即可。

④豆芽:清热化湿解春燥

我们最常吃的是绿豆芽与黄豆芽。其中,绿豆芽具有清热、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等人群食用。

黄豆芽是所有豆芽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黄豆芽有升发作用,外可透发人体表邪,内可化除水湿,很适合在春天食用。

要注意的是,两种豆芽均性偏凉,因此脾胃不好的人不建议一次性大量食用。

食谱参考

1

豆芽香菜煲肉丸

材料:黄豆芽300克,香菜50克,肉馅500克,香葱生姜适量。

做法:香菜切碎后放入肉馅中,加入胡椒粉、少量料酒及盐调味后,搅拌均匀捏成肉丸;豆芽洗净后切小段后用少许油翻炒,加入清水1升、姜片适量,煮沸后放入肉丸大火烧开后改中火,煮5-8分钟,撒上香葱调味即可。

2

凉拌二芽

材料:枸杞芽与绿豆芽适量

做法:两种芽择净、焯水,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葱花、姜末、食盐、香醋或麻油等拌匀食用。

⑤韭菜:疏肝理气

韭菜性温、味辛,春天适量吃韭菜,有疏肝理气、增食欲的作用。还适用于因肾阳气虚引起的夜尿频、盗汗、腰膝酸软、四肢怕冷、须发早白等症及易感冒人群。

不过,韭菜不可生食,也不可加热时间过久,也不能吃隔夜的熟韭菜。有胃肠道疾病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可多吃。

食谱参考

1

韭菜豆芽鸭血汤

材料:春韭150克、黄豆芽150克、鸭血200克、生姜适量(2~3人量)。

做法:韭菜、黄豆芽洗净切段,鸭血冲洗后,温水浸泡。锅中放水2升,加油少许,大火将水煮开,加入所有材料煮熟调味即可。

2

韭菜蘑菇蛋花汤

材料:韭菜250克、蘑菇100克、鸡蛋3个、葱花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蘑菇洗净切片,鸡蛋加入少许食盐打散。锅中倒入1.5升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韭菜、蘑菇、少许香油,改小火煮10分钟后倒入鸡蛋液,根据个人口味调味食用。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⑥芦笋:清热生津利湿

中医认为,芦笋性凉,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水通淋。春天多吃鲜嫩的芦笋,能促进食欲。一般认为,白芦笋口感更嫩,绿芦笋营养价值更高。

芦笋中属于中等嘌呤食物,痛风病人不宜多吃。另外,芦笋保存时应低温避光,不宜存放时间过长。

食谱参考

1

芦笋香菇干贝汤

材料:芦笋250克,香菇6个,干贝50克,瘦肉200克。

做法:芦笋洗净,保留鲜嫩部分并切段;瘦肉洗净切块;香菇对半切开;所有材料置于煲内,加入2升水,炖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2

芦笋蛤蜊汤

材料:芦笋100克,蛤蜊20个,姜片大蒜适量

做法:芦笋洗净斜切;姜片、大蒜、蛤蜊放入锅中,加入1升清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捞去姜蒜,加入芦笋继续小火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⑦茼蒿:消食开胃行肝气

茼蒿鲜嫩可口,中医角度认为其有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的功效。此外,茼蒿富含粗纤维,还有助润肠通便。

提醒:胃虚、脾虚、泄泻者不宜多食。茼蒿含钠较高,烹饪时要少放盐。

食谱参考

1

茼蒿蛋花汤

材料:茼蒿500克、鸡蛋2个,姜蒜适量。

做法:嫩茼蒿洗净,切段;打散2个鸡蛋。锅中放入姜蒜后煸炒出香味,放入茼蒿后翻炒至变软。加入清水1000毫升,大火烧开后倒入蛋液,边倒边搅拌,加盐调味后即可。

2

白萝卜清炒茼蒿

材料:白萝卜、茼蒿适量,少量蒜蓉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丝;茼蒿洗净,去根切段;锅中倒入油,将蒜蓉煸香,加入萝卜与茼蒿,大火快炒至熟,加盐调味即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