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宫:让600年紫禁城触手可及
数字故宫:让600年紫禁城触手可及
2024年5月,在福州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以“文化传承·数字共享”为主题,展示了其在数字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占地234平米的“数字故宫体验专区”成为全场最大亮点,8个数字展项集中展现了故宫数字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数字故宫:让文物触手可及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和全景故宫等项目。这些数字化平台不仅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故宫珍藏,更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数字文物库:作为故宫数字化的核心项目,数字文物库每年以1.5-2万件的增幅持续向社会公开数字资源。目前,观众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搜索引擎在线浏览数十万件珍贵文物的高清图片和详细信息。
数字多宝阁:通过高精度3D扫描和建模技术,数字多宝阁将故宫的珍贵文物以虚拟形式呈现,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欣赏文物细节,甚至可以进行虚拟把玩。
故宫名画记:该项目收录了故宫所藏的超高清书画藏品300件,并设有1500余个标注点,让观众可以深入研究画作的细节和历史背景。
全景故宫: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景故宫项目实现了对紫禁城的全方位数字化复原。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云游”故宫,甚至可以进入一些实地参观无法到达的区域。该项目还推出了多语种版本,满足了世界各地观众的需求。
创新体验: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故宫博物院不断创新数字化应用,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文物对比鉴赏:这一新展项由四块超高清联动屏幕组成,观众可以从故宫的影像数据库中任意选择藏品投射到屏幕上,通过精细影像对比分析、研究、标注和鉴赏,感受藏品细节之美。
御花园VR体验:基于故宫博物院积累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资源开发,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互动体验万春亭古建修缮、钦安殿祭祀、鹿囿喂鹿、澄瑞亭喂鱼等4个虚拟现实场景。这一项目在福州展览会上成为最受欢迎的数字体验之一。
AI智能导览:故宫博物院还开发了AI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获取个性化的参观路线推荐和文物解说,让参观体验更加便捷和丰富。
跨界合作:让故宫文化走进生活
故宫博物院还通过跨界合作,将数字化成果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与腾讯合作推出的“故宫:口袋宫匠”小程序,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参与“修建”故宫,了解古建筑知识。此外,故宫还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数字文创产品,让故宫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公众反响:数字化让故宫更亲民
故宫的数字化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也获得了广泛好评。许多观众表示,数字化技术让故宫这座文化遗产宝库变得更加触手可及,不仅提升了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保护、研究和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未来,故宫博物院将持续守正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己任,用好文旅新质生产力,持续提供更加全面、多元、个性化的数字文化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故宫的数字化之路,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革命。通过数字化手段,故宫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