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的英雄:黄继光与邱少云
上甘岭的英雄:黄继光与邱少云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精神上的对决。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和邱少云两位英雄的事迹,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上甘岭:英雄的战场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美军调集了大量兵力,对志愿军阵地发动了猛烈进攻。在这样的背景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相继上演。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部队负责攻占597.9高地零号阵地。在连续三个爆破小组都未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黄继光主动请缨,与肖登良、吴三羊组成新的爆破小组。在战友相继牺牲后,黄继光独自一人,拖着受伤的身躯,艰难地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在腿部负伤、没有武器的情形下,黄继光斜着身躯顽强地向敌人火力点爬去。猛然间,他以惊人的毅力挺身跃起,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孔……”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一壮举,不仅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更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精神。1953年,黄继光被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邱少云:烈火中的永恒
在上甘岭战役的另一场战斗中,邱少云的事迹同样感人至深。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奉命攻击敌军盘踞的391高地。为了缩短攻击距离,邱少云与500多名战友提前潜伏在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草丛中。
“10月12日中午,几名敌人突然下山巡逻。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我军炮兵向这几个敌人开了一炮,打得他们仓皇地跑回指挥所。片刻后,敌军战机袭来,向周围盲目投下几枚燃烧弹,其中一枚落在了距邱少云潜伏的草丛约5米处,滚滚火舌立即点燃茅草。” ——《“75年·75人”|“他在烈火中永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火势,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战友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毅然选择忍受烈火焚烧的剧痛,直至壮烈牺牲。这种严守纪律、舍身忘我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典范。
精神的传承
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志愿军战士,更在后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也走上抗美援朝战场,继承哥哥的遗志;邱少云的家乡铜梁县建立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每年吸引数十万群众前来参观纪念。
“担任纪念馆馆长期间,我还担任了四川美术学院客座书法教授。退休后,到学校上课时,只要遇上学校在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活动,我都会主动参与,为学生们讲述邱少云的故事,希望英雄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第9任馆长王成金
历史的回响
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不仅是个人的英雄主义,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整体精神风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创造了无数奇迹。
“我军的军威,我们的国基,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所谓‘立国之战’,也是这么来的,就是通过这一战,让国际上不敢轻视中国了,把国家的气势打出来了,能够在国际上挺起腰杆子来了,不再是西方人眼里的‘东亚病夫’了。” ——《志愿军2》没讲的战争背景及战争结局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要铭记英雄的事迹,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这种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精神,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