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识别脑卒中,别让“卒中”猝不及防
快速识别脑卒中,别让“卒中”猝不及防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强调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卒中的定义、危害、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快速识别卒中,帮助您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卒中及其危害
什么是卒中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两类:
- 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
- 出血性卒中: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两类卒中均会造成脑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
卒中的危害
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具有“五高”特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我国当前第一位致残病因,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二、卒中的预防
高危因素自我筛查
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以及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
控制好血压
3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并进行药物治疗。
控制好血糖
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控制好血脂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查1次。
戒烟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健康饮食
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科学运动
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
积极治疗心肌梗死、房颤、外周动脉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应定期体检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三、如何快速识别卒中
推荐使用“BEFAST”口诀或“中风120”口诀迅速识别卒中并即刻采取行动:
BEFAST口诀
- B(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 E(Eyes):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者一过性黑蒙;
- F(Face):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 A(Arms):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 S(Speech):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 T(Time):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有以上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中风120口诀
-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 2: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
- 0: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自己或他人突然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