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四渡赤水:战略指挥的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四渡赤水:战略指挥的艺术

引用
中国军网
10
来源
1.
http://www.81.cn/yw_208727/16343466.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8K2DEJ0523GJOD.html
3.
https://www.ccphistory.org.cn/shds/shhm/content/8136b1fd-c87b-4a7b-b24b-072818be115b.html
4.
http://kouchi8.com/?hangye/84.html
5.
https://luzhou.scol.com.cn/hwsdcs/202501/82883848.html
6.
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9&id=181623
7.
https://www.szhgh.com/Article/cdjc/gushi/2024-09-19/360272.html
8.
http://www.chnstone.com.cn/a/media/Edongcha/2024/2024/0617/5773.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6/08/66175384_1128082073.shtml
10.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24/08/10/1067088.html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面临着国民党40万大军的重重围困。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毛泽东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指挥3万余人的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展开了一场堪称军事史上经典的战略转移行动——四渡赤水。

01

一渡赤水:避敌锋芒

1月19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向北进发。在土城战役失利后,毛泽东果断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指挥红军向西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叙永地区。这一决策不仅避免了与敌军主力正面交锋,也为后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02

二渡赤水:攻敌不备

在扎西会议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回师东进,杀一个回马枪。2月18日至21日,红军从太平渡、二郎滩等地二渡赤水河,直取遵义。由于黔北地区敌军兵力空虚,红军抓住战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遵义大捷,歼敌2个师又8个团,俘虏敌军3000余人。

03

三渡赤水:调敌入川

蒋介石飞抵重庆亲自指挥,企图将红军围歼于遵义、鸭溪地区。毛泽东则将计就计,于3月16日至17日率红军由茅台地区三渡赤水河,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这一行动成功迷惑了敌军,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国民党军急进川南,封堵红军北渡长江。

04

四渡赤水:突出重围

在成功调虎离山后,毛泽东指挥红军于3月21日至22日,秘密东进,四渡赤水河。随后,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最终于5月9日巧渡金沙江,彻底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111天,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成功破解了敌军的围剿。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

  1. 因势利导: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作战计划,化被动为主动。
  2. 声东击西:通过制造假象迷惑敌人,成功调动敌军,创造战机。
  3. 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优势,各个击破敌人。
  4. 保存实力:在极端劣势下,始终将保存有生力量放在首位。

四渡赤水战役不仅挽救了红军,也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场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经典战例,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四渡赤水是他军事指挥上的“得意之笔”,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