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这些细节关乎孩子意识安全
专家提醒:这些细节关乎孩子意识安全
“儿童植物人”这个名词听起来令人揪心,它指的是因严重脑损伤而陷入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孩子。他们虽然保留了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和心跳,却失去了意识和认知能力,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面对这一特殊的健康挑战,家长应该如何预防?一旦发生,又有哪些治疗方法?我们特邀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院院长朱登纳教授,为我们解答这些关键问题。
什么是儿童植物人?
朱登纳教授解释道:“儿童植物人,医学上称为‘慢性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对外界无反应。这种状况通常由大脑受到严重伤害引起,比如脑部外伤、脑炎、脑膜炎、中毒、溺水导致的缺氧等。”
如何预防儿童成为植物人?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朱登纳教授给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预防头部外伤:家中尖锐的家具角应安装防护垫;孩子在进行骑车、轮滑等运动时必须佩戴合格的头盔;乘车时要使用合适的安全座椅;窗户和楼梯要安装防护栏,防止高空坠落。
疾病预防与控制:按时完成疫苗接种,预防脑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防止中毒和溺水:将药品、有毒化学品等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加强对儿童的看护,远离危险水域,预防溺水事故。
如果不幸发生,有哪些治疗方法?
朱登纳教授表示,目前针对儿童慢性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如金刚烷胺、唑吡坦等药物可能对促醒有效。
神经调控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无创治疗方法。
高压氧疗:通过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促进脑功能恢复。
中医治疗:如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
多感官刺激: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促进意识恢复。
康复的希望有多大?
“儿童的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朱登纳教授强调,“在慢性意识障碍发生后的3个月内是早期康复的黄金时间窗。如果在这个阶段及时进行早期、规范、持续的综合治疗和康复干预,患者恢复意识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朱登纳教授最后呼吁:“作为孩子成长旅程中的守护者,家长们要时刻保持警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预防措施,降低可能导致儿童意识出现问题的风险。同时,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意识障碍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