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痛风,从这5个生活习惯开始
远离痛风,从这5个生活习惯开始
“痛风”这个曾经的“帝王病”,如今已悄然年轻化。据统计,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约有16.4%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男性患病率高达20.4%,是女性的两倍多。更令人担忧的是,高尿酸血症在青少年中也呈上升趋势,广州市高中生的高尿酸水平检出率甚至高达50.37%。
痛风的高发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都为痛风的发作埋下隐患。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以下是五个关键的预防措施:
1. 饮食管理:远离“嘌呤炸弹”
高嘌呤食物是痛风发作的直接诱因。最新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同时,鸡蛋、牛奶等低嘌呤食物可放心食用,豆腐等豆制品也可适量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饮食结构的调整并非简单地“忌口”。指南建议,每天应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合理搭配膳食,才能确保营养均衡。
2. 控制体重:肥胖是尿酸升高的助推器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表明,体脂率每上升1%,血清尿酸就增加1.97μmol/L。因此,维持健康体重对控制尿酸水平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3. 适度运动:促进代谢,助力降酸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关节损伤。
4. 戒酒限糖:远离尿酸升高的隐形杀手
酒精和果糖是尿酸升高的两大隐形杀手。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增加内源性嘌呤的生成,而果糖则会直接升高尿酸水平。因此,痛风患者应避免饮用啤酒、白酒等酒精饮料,同时减少含糖饮料和甜食的摄入。
5. 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身体代谢,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但需要强调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同时,如果已经出现痛风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