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贪”字的古今解读:从《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贪”字的古今解读:从《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kGQ8fH61OR.html

“贪”字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个字的演变历程及其深刻的含义。

“贪”字的基本含义是“求多,不知足”。在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对“贪”字的解释为:“贪,欲物也。从贝今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道:“贪,欲物也。心部惏,女部婪皆训贪。从贝。今声。他含切。七部。”

《康熙字典》对“贪”字的解释更为详尽。其中提到,《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中,“贪”字的读音为他含切,音同“探”。《说文》中解释为“欲物也”,即对财物的欲望。《释名》则将“贪”解释为“探”,意指侵入他人领域。《诗·大雅》中的“贪人败类”、《礼·礼运》中的“用人之仁,去其贪”、《屈原·离骚》中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等诗句,都体现了“贪”字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

此外,《集韵》中还记载了“贪”字的另一个读音,为他绀切,音同“探”,含义相同。

通过这些古代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欲望与节制的深刻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