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腹泻高发季,如何有效预防?
旅行者腹泻高发季,如何有效预防?
“诶,你听说了吗?小王去东南亚旅游,结果一到当地就拉肚子,还发高烧,整个行程都泡汤了。”
“是啊,我上次去印度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本来计划好的美食之旅,结果天天在酒店里躺尸。”
这样的对话,相信很多旅行者都曾听说过,甚至亲身经历过。旅行者腹泻,这个让无数旅游爱好者闻之色变的“旅行杀手”,到底是什么来头?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旅行者腹泻?
旅行者腹泻(Traveler's diarrhea)是旅行期间或旅行结束后10日内,每天出现3次或3次以上不成形的大便,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或大便带血等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旅行相关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大约有10%-70%的旅行者会遭受此困扰,尤其多发生在旅行的第一周。
为什么会在旅行中腹泻?
旅行者腹泻的主要病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约80%-90%的旅行者腹泻由细菌引起,其中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是沙门菌属、空肠弯曲菌和志贺菌属等。病毒感染也不容忽视,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寄生虫感染相对较少见,但蓝氏贾第鞭毛虫、微小隐孢子虫等也能引起旅行者腹泻。
这些病原体通常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风险更高。因此,在旅行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中招。
如何预防旅行者腹泻?
饮食注意事项
选择安全的食物:尽量选择煮熟的食物,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品,如生菜、生海鲜等。街头小吃、沙拉、凉拌菜等易污染食物也要尽量避免。
饮品安全:只喝瓶装水或经过煮沸的水,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饮料加冰也不安全,除非是用充分煮沸或过滤的水来制冰。酒精无法对水和冰进行灭菌,混合饮料仍然可能被污染。
水果食用:水果要自己削皮,避免食用已经切开的水果。水果沙拉等食材可能清洗不当和/或在没有适当冷藏的条件下放置过久,应尽量避免。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餐前便后要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酒精浓度超过60%)。
餐具卫生:注意餐具是否清洁,避免使用可能被污染的餐具。
疫苗接种建议
虽然目前针对旅行者腹泻的疫苗效果有限,但可以考虑接种以下疫苗:
A型肝炎疫苗:适用于前往高风险地区的旅行者。
伤寒疫苗:对于前往发展中国家的旅行者,尤其是那些可能接触不洁食物和水的旅行者,建议接种。
其他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过度饮酒: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肠胃负担。
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特别是在空调房间和户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
如果不幸中招怎么办?
如果不幸出现旅行者腹泻,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理方法: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是最重要的,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没有补液盐,可以在1升饮用水中加入半小匙盐和6小匙糖作为临时替代。
合理用药:对于轻度腹泻,一般通过补液和休息即可缓解。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可以缓解症状,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和高纤维的食物。可以适量食用香蕉、米饭、苹果酱和烤面包等食物。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持续高烧、血便、严重脱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旅行者腹泻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所以,下次当你准备踏上旅途时,记得把这些小贴士装进行李箱,让腹泻这个“旅行杀手”无处遁形。祝你旅途愉快,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