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巡警教你应对“团雾”:冬季自驾游安全攻略
重庆交巡警教你应对“团雾”:冬季自驾游安全攻略
随着冬季的到来,重庆周边的自驾游活动进入高峰期。然而,秋冬季节也是“团雾”的高发期,这种局部范围内的浓雾天气给高速公路行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重庆交巡警提醒广大驾驶员,在行经“团雾”路段时,要做到“降速、控距、亮尾”,合理使用汽车灯光,保持视野清晰,牢记备刹车。这些实用的行车技巧将帮助你在重庆周边的冬季自驾游中更加安全地行驶。
“团雾”的特点与危害
“团雾”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小范围浓雾。秋冬季节“团雾”多发,尤其是在山区、高架桥梁、较大水体附近路段,更容易产生“团雾”。通常“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周朦胧,能见度很低,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团雾”常出现在局部温差较大、水汽较足的低洼河谷、山区以及临江临河路段,高速公路路面昼夜温差较大,非常有利于“团雾”的形成。“团雾”区域性强、能见度低、预测难度大,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重庆交巡警的安全提示
重庆交巡警提醒广大驾驶员,在行经“团雾”路段时,要做到“降速、控距、亮尾”,合理使用汽车灯光,保持视野清晰,牢记备刹车。这些实用的行车技巧将帮助你在重庆周边的冬季自驾游中更加安全地行驶。
合理使用汽车灯光:雾天行驶应将防眩近光灯、雾灯、尾灯和示廓灯开启。如遇大雾、团雾还要将双闪灯打开,便于其他车辆驾驶人更好地观察,避免追尾和刮擦事故的发生。雾天不能开启远光灯,因为漫反射会导致眼前一片白茫茫,更不利于观察前方路况。
注意减速、控距:在雾区行驶要根据能见度不同,开启防眩近光灯、示廓灯、尾灯并适当加大行车间距,降低车速。当能见度在50米以下时,已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驾驶人必须按规定开启雾灯和防眩近光灯、示廓灯、尾灯和双闪灯,将车速降到20km/h以下,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驶离雾区,也可以选择在就近收费站下道驶离高速。
保持视野清晰:雾天驾车,前挡风玻璃上很容易起雾,不要边擦雾边开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在行车前用毛巾擦拭清理雾气,也可以在车内喷淋除雾剂,避免挡风玻璃和后视镜起雾。当行车过程中遇到前挡风玻璃起雾时,应打开冷气或稍微打开车窗,以消除或避免玻璃起雾。
牢记备刹车、不急踩刹车:雾天行车,驾驶人的右脚只要不处于踩油门的状态,就需要一直放在刹车的上方,随时准备刹车,遇突发情况可以让车辆更快停住,也有效地避免把油门当刹车。但千万不能急踩刹车,可连续轻点刹车,一是可以控制车速,二是刹车时尾灯变亮,可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保持车距,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冬季自驾游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除了应对“团雾”天气,冬季自驾游还需要关注以下安全事项:
天气预报:提前查询天气预报,了解目的地的天气状况,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行。
车辆检查:出发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刹车系统、轮胎、灯光、防冻液等,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路线规划: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了解沿途的加油站、休息区等服务设施位置。
防寒保暖:重庆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山区,注意携带足够的保暖衣物,防止感冒。
高原反应:如果行程涉及高原地区,需提前做好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如服用红景天等药物。
行车安全:保持安全车距,避免疲劳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酒驾。
应急准备:携带必要的应急物品,如备用轮胎、工具箱、急救包、饮用水和食物等。
文明出游:在户外野餐时,注意环保,不乱扔垃圾,保护自然环境。
冬季自驾游虽然充满乐趣,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通过了解“团雾”的特点和危害,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以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才能在享受美景的同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重庆交巡警提醒广大驾驶员,安全驾驶,文明出行,让每一次旅程都成为愉快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