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痛风发病率全国最高!专家建议:从校园科普抓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痛风发病率全国最高!专家建议:从校园科普抓起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1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1/06/ARTI9DQBRreMmnK45XA1Eihh241106.shtml
2.
https://m.sohu.com/a/814858454_121956424/?pvid=000115_3w_a
3.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G3OgeDzZ3r.html
4.
https://wsjkw.wuhu.gov.cn/openness/public/6596651/39575390.html
5.
https://news.fznews.com.cn/fzxw/20240420/7ur199GlI8.shtml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23589310634459702/
7.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ky9OBzaa6G.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4-08-24/detail-incksvfv7467496.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9.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11820.html
10.
https://www.zbu.edu.cn/2024/1108/c58a18866/page.htm
11.
http://www.rushan.gov.cn/art/2024/3/28/art_79033_4447228.html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万人防治痛风公益活动在顺德大良举行。活动发布的数据显示,广东已成为全国痛风发病率最高的省份,且患者群体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这一情况引发广泛关注,专家建议将痛风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从小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

01

广东痛风发病率全国最高,年轻化趋势明显

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有5580万人患有痛风,其中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26倍。就我国而言,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超过8000万人已发展为痛风,还在以每年9.7%的增长率快速增加。在各省份中,广东痛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和江苏,总体呈现出沿海大于内陆的趋势。

武汉同济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3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十年间由22.5%增长到了40.1%,是所有年龄段中发病率增长最为迅猛的。青岛的研究也发现,痛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在近五年下降了4.14岁,发病年龄小于30岁的早发型患者占比提升了12%。

02

痛风年轻化:饮食习惯是主因

痛风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广东作为痛风第一大省,除了大量食用海鲜外,煲汤也是痛风的一大诱因。长时间的煲汤会使嘌呤大量溶解在汤内并不断浓缩。此外,粤菜还很热衷于动物内脏食材,如广式猪杂粥、潮式牛杂煲等都是当地名菜。

高糖食物尤其是高果糖食物,会加速尿酸的形成。一项在美国进行的调查发现,通过含糖汽水摄入过多的添加糖,会明显提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不喝含糖汽水的人相比,20~34岁的年轻男性中,有喝含糖汽水习惯的人患病风险增加了1.5倍。

03

痛风科普进校园:从源头抓起

面对痛风年轻化的趋势,专家建议将痛风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今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阙文忠博士就曾呼吁公众警惕非典型痛风的症状,提醒人们注意饮食习惯对痛风的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健康素养66条”核心内容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培训、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一政策为痛风科普进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组织编写适用小、中、高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66条”系列健康知识读物,通过动漫、小人书等形式,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能够爱看、能看得懂,最终会应用。

04

建议与展望

  1. 将痛风科普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普及相关知识
  2. 开展校园痛风防治主题活动,如知识竞赛、健康饮食周等
  3. 利用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学生带动家庭成员关注痛风防治
  4. 结合地方特色,针对广东地区饮食习惯制定专门的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还能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痛风防治,从而降低整体患病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