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名人录:从北宋文豪到现代院士
颍州名人录:从北宋文豪到现代院士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颍州西湖的赞美,将它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足见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颍州,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
北宋三大家:文化繁荣的见证
北宋时期,颍州迎来了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三位文学巨匠——晏殊、欧阳修、苏轼先后在此为官,他们的政绩与文化活动,为颍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晏殊,这位被誉为“神童”的文学家,以宰相之尊知颍州。虽然在任时间不长,但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他的《喜迁莺》中写道:“劝君看取名利场,今古梦茫茫”,既反映了他被贬颍州时的心境,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晏殊的词风和婉明丽,为颍州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调。
欧阳修,这位北宋文坛的领袖,对颍州的影响尤为深远。他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调任颍州太守,在任期间,他简政轻刑,倡学兴农,还创建了颍州第一所书院——西湖书院。面对春荒,他上奏朝廷免除颍州征役,展现了为民请命的担当。欧阳修对颍州有着深厚的感情,离任后仍时常思念,写下了30余首思颍诗。他在《思颍诗·序》中盛赞颍州“民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
苏轼,这位文学全才,于宋仁宗元佑六年(1091年)出知颍州。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体恤民情的好官。面对颍州的灾荒,他奏请朝廷发义粮数千石救济灾民,还多次行文要求放还被扣的稻种。在水利建设方面,他大修陂塘,开清沟,疏清沙,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苏轼对颍州西湖情有独钟,常在湖上处理公务,留下了许多佳作。他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认为两者难分伯仲。
英雄辈出:从抗金名将到农民起义领袖
除了文学名人,颍州还孕育了多位历史英雄。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刘锜在顺昌(今阜阳)创造了著名的顺昌大捷。绍兴十年(1140年),刘锜率兵三万前往东京赴任,途中遇金兵南侵,遂决意留守顺昌。他下令凿沉船只,将夫人安置寺中,以示死战的决心。在他的指挥下,顺昌军民同仇敌忾,首战挫敌前锋,继而夜袭敌营,最终在城下大破金军铁浮屠和拐子马,取得了南宋对金的第一次大胜。后人为纪念此次胜利,立刘锜庙以祭之,“寺门之薪”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元末时期,颍州人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更是震撼了整个王朝。作为颍州白莲教首领,刘福通与韩山童等人宣誓起义,推韩山童为明王。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被捕牺牲后,刘福通与杜遵道等人在颍州举事,迅速攻占多个州县,队伍发展至十余万。至正十五年,他尊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宋政权,自任丞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征程。
科学新星:现代颍州的骄傲
时光荏苒,颍州的人文传统延续至今。当代颍州走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毅。这位1967年出生于阜阳的无机化学家,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她率领团队发展了溶剂热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非氧化物纳米材料。同时,她还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导向的纳米基元组装新策略,实现了复杂结构无机功能材料的精准构筑。2013年,年仅45岁的谢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年增选的最年轻院士。2015年,她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从北宋三大家到抗金名将,再到现代科学家,颍州的历史名人谱系展现了这座古城深厚的人文底蕴。他们的故事,如同颍州西湖的碧波,历经千年而不朽,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