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864325
2.
https://m.sohu.com/a/806210434_121286085/?pvid=000115_3w_a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80627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8%96%E7%95%8C%E9%81%BA%E7%94%A2%E5%88%97%E8%A1%A8
5.
https://www.gongshu.gov.cn/art/2024/4/30/art_1229789753_59080389.html
6.
https://www.gongshu.gov.cn/art/2024/4/30/art_1229789753_59080391.html
7.
https://www.bjwmb.gov.cn/yw/10089310.html
8.
http://www.nbswh.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85&id=878
9.
https://www.cac.gov.cn/2024-06/19/c_1720478492651071.htm

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这条全长1794公里、贯穿6省市、沟通5大水系的古代运河,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程价值,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01

世界遗产的标准与评价

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能跻身世界遗产,是因为它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多项标准:

  • 历史价值: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运河,大运河见证了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变迁,是中华文明持续性的重要见证。

  • 文化价值:大运河沿线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如杭州、苏州、扬州等,这些城市因运河而兴盛,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工程价值:大运河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成就,其复杂的水闸、船闸系统和航道设计,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02

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大运河沿线分布着众多文化遗产点,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以杭州段为例,拱宸桥和桥西历史街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拱宸桥位于杭州大关桥之北,横跨京杭大运河,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身长约98米,高约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两侧以素面石栏围护,栏板间立48根望柱。由于桥下运河航运繁忙,为避免船撞,于主孔上、下游共设置四个防撞墩,每个防撞墩上均雕有避水神兽,龙生九子之一的趴蝮(音:bā xià;又名蚣蝮,音:gōng fù)。桥东端北侧建有八角重檐桥亭一座,内立八角形石碑,碑面刻有《拱宸桥修建记》。

桥西历史街区因位于拱宸桥桥西而得名,长约800米,宽约200米。主要看点是一桥、两街、两庙、四里弄、五场馆。所说的一桥就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标志的“拱宸桥”;两街是杭州运河边最具特色的老街——“桥弄街”和“桥西直街”。两庙是别具草根传奇特色的“张大仙庙”和“财神庙”。四里弄是这里延续城市记忆的近代居民里弄——吉祥寺弄、如意里、同和里、敬胜里;五场馆是旧仓库、旧厂房、新文化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

桥西历史街区兴于清末民初,是运河边江南集镇的缩影。整个街区涵盖了我们杭州近代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特色,在这7.83公顷的历史街区中,不仅保留了近现代工商业的厂房、仓库、商店、船埠、码头,还保留了大量的民居建筑:沿运河的住家、合院式的传统民居、民国时期的里弄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公房”、八十年代的“筒子楼”等,几乎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建筑。所以与这条大运河一样,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流动的中华文明,休闲的天堂画卷”。

03

活态遗产的现代新生

近年来,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展现出活态遗产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沿线城市,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沿线城市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系统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3月20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岳城水库、潘庄引黄、引滦工程、官厅水库、再生水及雨洪水6个水源的水全部进入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有水有流,京杭大运河连续三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期间,水利部会同京津冀鲁四省市,切实做好水量联合调度、水源置换和地下水回补、河道清理整治、水污染防治、动态跟踪监测评估、管水护水等工作,统筹调度长江水、黄河水、永定河水、滦河水、漳河水、当地雨水、再生水,有序启闭各关键闸门。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加强省界、各出入市断面监测,做好水量、水质和含沙量等重点数据监测。沿线各市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加强巡查力量和输水安全管控,保障补水工作顺利开展。2024年全线贯通时间较2023年提前半个月,补水时长增加近两个月,并维持全线有水状态超过100天。

大运河主题旅游推广活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来自北京、浙江、安徽以及苏州等大运河沿线省市代表推介了文旅资源,展示了大运河沿线地区丰富的历史文脉、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此前,“你好!中国”——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在江苏无锡启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邀请境外友人共赏千年运河之美,借此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04

未来展望

作为一项活态遗产,京杭大运河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和情感。

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的深入实施,这条古老运河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金色名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