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怎么变?
央行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怎么变?
2024年10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降幅从0.05个至0.4个百分点不等。此次调整后,活期存款挂牌利率降至0.1%,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普遍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中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降至0.8%、1%、1.1%、1.2%、1.5%和1.55%。
这一轮降息潮中,国有大行率先行动,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跟进。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初,部分中小银行却逆势上调存款利率。例如,寿阳汇都村镇银行将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为1.80%、1.85%、2.15%、2.15%;武乡农商行更是大幅上调多个期限存款利率,其中一年期、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上调了3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上调了35个基点。
存款利率上调是阶段性行为
对于这种反常现象,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主要是中小银行基于揽储需要的阶段性、季节性行为。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前部分银行存款利率逆势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开门红揽储的需要,属于阶段性、季节性现象,且上调存款利率的银行多为中小银行,不会在行业内形成普遍性趋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需要综合考虑现阶段揽储需求、负债能力与经营情况等。通常情况下,由于中小银行在网点布局、品牌价值、客群基础、产品服务、融资渠道等方面与大行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为了吸引更多存款,可能会采取高利率策略,与大型银行形成差异化竞争。
存款利率整体下行趋势不变
尽管部分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但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银行业仍面临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为控制负债成本,存款利率整体或将进一步下行。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2025年,经济复苏的力度、货币政策的调整节奏以及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的进展将是影响银行息差的主要变量。虽然存款定价下行可能使息差走势出现一定企稳迹象,但回升幅度有限,不同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同,息差变化情况可能出现分化。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稳经济仍然是首要任务。同时,欧美主要经济体降息预期增强,可能为中国保持较低利率水平创造外部环境。此外,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有望得到缓解,为保持较低利率水平创造了较好的内部条件。
理性看待存款利率变化
对于普通储户来说,在低利率环境下,如何合理安排资金成为重要课题。专家建议,储户应理性看待存款利率变化,既要关注收益,也要考虑风险和流动性。在选择存款产品时,可以适当关注中小银行的阶段性优惠,但也要注意分散风险,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家银行或一种产品上。
同时,储户还可以考虑其他稳健型理财产品,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的收益率通常高于定期存款,且风险相对可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产品并非保本保息,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
总之,2025年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动反映了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变化。在低利率时代,储户需要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合理配置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但需谨记,存款利率上涨并非长期趋势,选择有保障的方式方能实现财务安全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