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节:松花江上的文化盛宴
哈尔滨冰雪节:松花江上的文化盛宴
“采头冰喽~风吹那大雪天呐~采呀嘛采头冰啊~”随着一声声浑厚的号子声在松花江上空回荡,哈尔滨一年一度的采冰节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采冰活动,更是一场承载着3800多年历史的民俗盛宴,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冰雪狂欢。
采冰仪式:千年传承的民俗盛典
采冰,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据中国民协冰雪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晓雨教授介绍,中国最早的采冰活动始于夏商周时期,距今已有3800多年历史。古代采冰主要用于储存,留作第二年夏天使用,使用场合主要包括饮酒、祭祀、室内降温等。宋代以后,随着存冰技术进步,冬季出现了赏冰玩雪的娱乐活动。公元1151年正月十五出现的第一次冰灯游园会上,不仅有冰雕、雪雕,还有抽冰尕、划冰车等各种冰雪娱乐活动。这便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起源。
松花江畔:采冰现场的壮观景象
采冰仪式通常在大雪节气前后举行,地点选在松花江水流最缓、水质最清、冰层透明度最高的江段。清晨,天还未亮,采冰工人们就已经来到江面,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采冰工作是一项体力与技术并重的活计。工人们首先用冰镩在冰面上开槽,然后用冰钩将大块的冰体从江面分离。每块冰重达五六百公斤,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将其搬运到运冰车上。尽管天气寒冷,最低气温可达-30℃,但工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知道,这些晶莹剔透的冰块,将被运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用于打造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冰雪城堡。
冰雪大世界: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
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园区规模宏大,面积扩展至100万平方米,为历届规模最大。今年,冰雪大世界园区将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以30万立方米的冰与雪为“笔墨”,绘制出一幅更加璀璨夺目、引人入胜的冰雪主题画卷,为游客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极致游玩体验。
园区主形象大门为“冰雪同梦”,主塔为“亚洲同心”。主形象大门和主塔均是一级景观,二者合二为一即是本届冰雪大世界的主题“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空中俯瞰主塔,是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会徽图案。而创造游客互动、万人蹦迪“名场面”的梦想大舞台,整体造型是一只引颈高歌的天鹅。
园区内有九大分区、七大网红爆点。网红项目超级冰滑梯滑道由去年的17条增加到24条,冰滑梯等候区有300米长的防风暖棚。园区内建有世界最大的“雪花迷宫”,冰雪大世界首创的“汽车芭蕾秀”也将激情上演。备受游客喜爱的冰雪秀场将上演大型奇幻秀《王的战车》。此外,本届冰雪大世界还有29间准4星级装修的房车营地。“冰龙寻珠”全景VR等将给游客带来游戏式的沉浸体验。
采冰节:一场全民参与的冰雪盛宴
采冰节的举行,标志着哈尔滨冰雪季的正式开始。除了采冰仪式本身,现场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互动体验。迎风旗、震天鼓、祈福词、出征酒等环节,展现了东北人民豪迈奔放的性格。游客们可以品尝热气腾腾的饺子,观赏江水炖江鱼,还可以参与冰上运动,如滑冰、冰球等。
“取头冰,祛百病”,《采冰谣》中唱的歌词正是女真先民“滚冰”的习俗。在年前的腊月,人们会到冰上打滚儿,寓意祛除一年的灰尘、不愉快和烦恼。如今的采冰节设置了滑冰和冰球表演等互动体验活动,还有打冰尜、滑冰车、冰上风筝......人们可以在松花江上尽情玩耍,感受冰雪活动的魅力。
结语: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从38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到如今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冰仪式见证了中国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哈尔滨采冰节已成为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冰雪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