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专家团队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专家团队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心血管领域连续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展现了其在心脏重症治疗、流行病学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
高危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实现新突破
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澄教授的带领下,齐鲁医院心脏重症团队成功完成了山东省首例国产经皮左室辅助系统(pVAD)支持下的高危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这一手术的开展,填补了省内空白,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复杂危重症器械辅助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患者是一位57岁的女性,因胸闷两个月入院。经检查发现,她的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仅为0.27,NT-proBNP高达4579pg/ml。进一步的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冠脉钙化明显,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回旋支中段狭窄50%,需要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治疗。但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团队决定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支持下进行PCI术。
术中,SynFlow3.0左心辅助装置稳定提供了2.4~2.5L/min的辅助流量支持,患者舒张压明显提升。整个手术持续约90分钟,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3枚支架。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仅3天后就康复出院。
这一手术是国产pVAD在山东省的首次临床应用,不仅展示了医院在高危患者器械辅助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其在创新医疗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
心脏骤停救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心脏骤停救治领域,齐鲁医院急诊科陈玉国教授和徐峰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首次系统描述了我国儿童与青少年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流行病学特征。该研究发表在全球急危重症领域权威期刊《重症监护医学》杂志上,为我国心脏骤停防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研究显示,我国经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即120接诊的儿童与青少年OHCA年发病率为5.5/10万人,经EMS救治的OHCA年发病率为2.4/10万人。在这些病例中,男童占66.7%,发病地点多位于住所(60.8%),创伤、窒息和溺水等非疾病性病因占比高达54.2%。
研究还发现,旁观者心肺复苏(CPR)实施率为24.3%,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率仅为0.5%。院前肾上腺素使用率为52.7%,高级气道应用率为14%,患者送入急诊后亚低温治疗的比例为0.9%,存活出院或存活30天率为3.5%,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3.1%。
这一研究为降低儿童及青少年可预防的死亡率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改进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儿童与青少年OHCA救治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
基础研究发现心血管重构新靶点
在基础研究领域,齐鲁医院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张运院士、张澄院士和张文程教授团队在心血管重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发现了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并在Nature旗下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顶级期刊发表系列论文。
研究团队发现,在阿霉素心肌病小鼠模型中,心肌细胞特异性敲除ADAM17基因可以减轻心肌重构、心肌萎缩及细胞凋亡,而过表达则会加剧这些病理改变。进一步研究揭示了ADAM17通过TNF-α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这可能为阿霉素心肌病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靶点。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ZFP36在高血压患者和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增加,并通过调控RGS2 mRNA的稳定性影响血管收缩和血压稳定。这一发现为开发新型抗高血压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这些基础研究的突破不仅展示了齐鲁医院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深厚实力,也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齐鲁医院在心血管领域的这些突破,不仅体现了其在临床技术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更为广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这些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和应用,未来有望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