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的语言艺术:从日常教学到创新实践
小学语文老师的语言艺术:从日常教学到创新实践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独自一人站在窗前,突然被地上的月光吸引。这月光像什么?对,像一层薄薄的霜。这时,你抬头望向天空,看到了一轮明亮的月亮,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这是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讲授李白《静夜思》时的开场白。短短几句话,他就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中,展现了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教师们是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位获得邯郸市2024年名师称号的教师。
郭海燕老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她善于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交流,用爱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知识和品德。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
韩文洁老师则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创新,设计出优秀的作业案例。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充满乐趣。
李伟坤老师更是推出了“336.e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在他的课堂上,语言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教学体系
在众多小学语文教学法中,特级教师余映潮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教学体系独树一帜,为课堂语言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板块式教学:将一堂课分为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板块,每个板块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这种结构化的设计,既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环节中保持新鲜感和注意力。
主问题设计: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知识问答,而是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创造。
诗意手法:在教学语言中融入诗意,用优美的语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在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中,这种手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实际应用案例
以余映潮老师讲授《静夜思》为例,他将这堂课分为三个板块:
- 导入板块: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 探究板块:设计主问题“诗中的‘霜’和‘月光’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含义
- 拓展板块: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诗人,写下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将古诗学习与现代情感体验相结合
这种教学设计不仅避免了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翻译+背诵”模式,更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熏陶下,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情感内涵。
教学效果与启示
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效果,关键在于他将语言艺术与教学设计完美结合。通过“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他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这启示我们:说话的艺术不仅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一种教学智慧。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创新,才能真正达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
正如教育家洛克菲勒所说:“说话应让别人高兴、传递价值或带来实际收益。”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