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成老年人新宠:种花种菜乐悠悠
园艺成老年人新宠:种花种菜乐悠悠
近年来,园艺活动在老年人群体中悄然兴起,成为他们退休生活的新宠。据统计,50%的房主认为园艺有益于心理健康,39%的房主认为在户外种植和工作让人精力充沛。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园艺活动:身心健康的“良药”
研究表明,园艺疗法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益处。新加坡理工大学的研究显示,园艺疗法可以减少抑郁和焦虑,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升认知功能,帮助睡眠。对于失智症和中风患者,甚至是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都展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
在新加坡,不少医院已将园艺活动纳入患者的康复计划。例如,陈笃生医院的治疗性园艺计划包括制作自动吸水花器、用植物做移印图、播种小麦草,以及用薄荷、薰衣草等香草制作香包。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帮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园艺技巧。
社区支持:让园艺活动触手可及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园艺活动带来的益处,各地社区和机构纷纷行动起来。新加坡的社区医院定期举办园艺活动,乐龄社区之家也开设了社区花园。在中国宝山区罗泾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更是开展了包括园艺疗法在内的早期非药物干预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参与园艺活动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增强了社交能力。许多老年人在参与活动后,甚至开始主动照顾社区花园,分享园艺知识,成为了社区中的“园艺达人”。
老年人的园艺生活:乐趣与收获并存
72岁的吴玉凤阿姨就是一位园艺活动的忠实粉丝。她曾是住家附近草药园的义工,对园艺活动充满热情。在社区医院组织的园艺活动中,她不仅学习了空气植物的栽种技巧,还与其他参与者热烈讨论植物的香料用途。她感慨道:“种什么都不简单!但看到植物生长,心里就特别满足。”
另一位71岁的何冠龙老人,每天都会在社区花园花费至少三小时。他亲手打造了许多园艺设备,对园内的植物如数家珍。他分享道:“我在甘榜长大,以前种过很多植物。这里的温室应该是太热了,我把一些盆植移到温室外,希望可以生长得更好。”
未来展望:园艺疗法的广阔前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园艺疗法的前景被广泛看好。新加坡理工大学的徐天马博士预测,园艺疗法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主流的治疗选择。目前,新加坡的许多办公楼、医院、康复中心和养老院都已融入园艺元素,绿植和花卉随处可见。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社区也开始重视园艺活动对老年人的积极作用。例如,宝山区罗泾镇通过艺术疗法、园艺疗法、认知疗法和科普宣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关注老年人的认知健康。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园艺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在成为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体力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通过种植花草、蔬菜,老年人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找到了生活的乐趣。随着社会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信园艺疗法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