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万人庆春节: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
埃塞俄比亚万人庆春节: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
2025年1月12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友谊广场上人头攒动,上万名当地民众聚在一起,提前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春节。这场由“庆祝中埃塞建交55周年暨欢乐春节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中埃两国深厚友谊的生动体现。
精彩纷呈的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分为文化表演、特色美食和慈善义卖三个区域,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浓厚的中国年味。
在文化体验区,来自中国土木埃塞俄比亚工程有限公司的吴久义正在表演双手书法,他书写的“福”字深受观众喜爱。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和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的师生们带来了茶艺、剪纸、中国传统服饰等体验项目。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写汉字、剪窗花、试穿中国传统服装,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在美食区,中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埃塞俄比亚湖南商会带来的臭豆腐最受欢迎,2000块刚从国内空运过来的臭豆腐供不应求。此外,肉夹馍、冰糖葫芦等特色美食也让当地民众大饱口福。
在义卖区,中交一公局集团展示了他们在埃塞俄比亚承建的各大项目的模型、徽章和纪念邮票,几个小时内就筹集了近18万比尔(约合1万元人民币)的善款,这些善款将全部捐赠给当地致力于帮助智障人士的狄波拉基金会。
中埃文化交流日益深化
近年来,中埃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形式多样。2024年7月,在埃及首都开罗举办了“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和埃及政府机构及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
同年7月,埃及中国图书中心在开罗巴德尔大学揭牌,首批接受赠书1000册,涵盖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类别。这一举措为埃及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真实中国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埃人文交流。
孔子学院在埃塞俄比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中文已在埃塞人口、面积第一大州奥罗米亚州的9所中学纳入课程大纲,950多名学生正在学习中文。本土中文教师已成为该州中文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
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中埃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不仅让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更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正如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国务部长梅斯加努所说:“值此中国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在此庆祝埃中两国建交55周年。展望未来,我们愿进一步加强伙伴关系,使之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从万人春节庆祝活动到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从丝路文化遗产交流到图书中心的建立,中埃文化交流正以多种形式展开,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陈海所说,春节是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而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无疑将为中埃两国的友谊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