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苏州美食情缘
乾隆皇帝的苏州美食情缘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都对苏州的美食流连忘返。他不仅在南巡期间大快朵颐,还把苏州厨师和食材带回宫中,使得苏菜成为宫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乾隆的苏州美食之旅
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次南巡期间,在苏州的饮食记录堪称一绝。以二月二十五日为例,当天的早餐就包括鸡冠肉炖油炸豆腐、春笋脍鸡、羊肉片、酒蒸鸭子糊猪肉攒盘、蜂糕、匙子饽饽红糕、竹节卷小馒首等。晚餐更是丰盛,有燕窝脍糟鸭子、火熏撺大丸子、肥鸡攒丝汤,以及蒸笋爆炒鸡、蒸肥鸡五香肉攒盘、白面丝糕糜子米面糕、象眼棋饼小馒首等。夜宵也不含糊,糟肘子、炸排骨、脍鲜虾、燕窝脍五香鸭、豆豉、千张糕等应有尽有。
苏州菜的宫廷之路
乾隆皇帝对苏州美食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南巡期间的饮食记录中,更反映在苏菜进入宫廷的过程里。据史料记载,乾隆初年,宫中就有了专门为乾隆制作御膳的江南厨师。乾隆六年时,皇宫里已经出现了“苏宴”一词。在乾隆中期,皇宫中已经有了专门的苏造档案。
“苏造”系列的诞生
在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九,内务府就上奏乾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都要上苏宴,乾隆御批:知道了。可见乾隆十分喜欢苏宴,连吃三天都不腻呢。史载,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就特别喜欢苏州厨师张东官做的菜。据《乾隆江南节次照常膳》记载,在正月十一到二十八这短短的时间内,张东官的名字共出现了27次,看来乾隆是每顿饭都离不开张东官。结束巡视后,乾隆还将张东官带去了京城。之后,张东官发明了苏造肉、苏灶鸡、苏肘子、糖醋樱桃肉等系列特色菜,还成为了驰名中外的“满汉全席”的关键改良者。
苏州美食的文化传承
苏州菜之所以能够吸引乾隆皇帝,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风味,更在于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地处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这里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儒家的典雅与文艺的意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州菜系。每一道菜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比如,燕窝脍糟鸭子这道菜,燕窝象征着富贵与长寿,而糟鸭则寓意着吉祥如意。这种文化内涵使得苏州菜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滋养。
苏州美食的现代传承
时至今日,苏州美食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松鼠桂鱼、太湖白虾、阳澄湖大闸蟹等经典菜肴,以及枫镇大肉面、生煎、桂花豆沙小圆子等特色小吃,都是苏州美食文化的活化石。这些美食不仅在苏州本地广受欢迎,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乾隆皇帝对苏州美食的钟爱,不仅是个人口味的选择,更是对江南文化的一种推崇。苏州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这位帝王的青睐。通过这次南巡的历史细节,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乾隆皇帝的饮食偏好,更能领略到苏州菜的文化魅力。苏州菜不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