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啟敬:用当代艺术唤醒《山海经》神兽世界
邱啟敬:用当代艺术唤醒《山海经》神兽世界
2024年4月,一场名为“赶山渡海 神兽归元”的大型公共艺术展在广西桂林猫儿山拉开帷幕。这场由艺术家邱啟敬策划的展览,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创新的艺术表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展览不仅呈现了一件长达320米的竹编《烛龙》装置,还展出了30余件《山海经》系列雕塑,营造出十余处上古文化场景,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世界。
邱啟敬与《山海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2年。十余年来,他深入研究这部古老的典籍,从文字学、训诂学、历史巫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力求还原最本真的传统。他的研究不仅涉及传统的地理学、博物学和神学,更拓展到文字学、图像学等多重领域,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作过程中,邱啟敬坚持“还原”神兽的本质与精神气质,不进行随意篡改。他通过大型雕塑的形式,已经“还原”了80多个《山海经》中的珍奇异兽,并计划将书中的469个奇珍异兽全部呈现出来。这种执着的创作态度,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理想的追求。
邱啟敬的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他善于运用自然材料,如竹子,与环境进行深度结合。在桂林猫儿山的展览中,他选择用竹编创作《烛龙》,不仅因为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更因为竹子的自然属性与上古神话的意境相得益彰。这种在地性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模式,让艺术作品真正融入自然环境,实现了“神兽归元”的理念。
邱啟敬的艺术实践还体现在跨媒介的创新表达上。在展览中,他邀请先锋音乐家宋雨喆策划主题音乐会,并融入当地的傩舞文化,通过多维度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更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邱啟敬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再现,更是一种创新性的传承。他通过当代艺术的语言,将古老的神话故事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正如他所说:“借助古老的传统文化密码,将背后的精神从神话中剥离出来,回归到当下社会现实,与当下的社会现场相结合,赋予当代更具启示与警示的深层意义。”
邱啟敬的艺术之路仍在继续。他计划在未来推出更多与《山海经》相关的音乐诗剧,进一步探索艺术的边界。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山海经》的奇幻世界,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他的艺术实践,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也感受到了艺术家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