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一古映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与奉国寺的文化传奇
一红一古映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与奉国寺的文化传奇
2024年5月,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一消息让这座承载着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的纪念馆再次成为焦点。作为锦州的“红色名片”,辽沈战役纪念馆与千年古刹奉国寺一道,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近代革命到古代文明的辉煌历史。
辽沈战役纪念馆:铭记历史的红色丰碑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占地18.8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以胜利之门(南大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主展馆为中轴线,形成对称式布局。基本陈列面积达8600平方米,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馆内藏品丰富,现有藏品21428件,其中一级文物25件(套)、二级文物552件(套)、三级文物362件(套)。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辉煌历史,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攻克锦州》全景画馆。这座圆柱形密闭堡垒式建筑直径42米,高28米,画面高16.1米,周长122.24米,地面塑型达1000平方米。通过绘画、塑型、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真实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巨大的环形画面首尾相接,与地面塑型巧妙连接,创造出开阔的空间形象,加上灯光、音响与解说,将战争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让观众如临其境,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奉国寺:千年古刹的建筑传奇
如果说辽沈战役纪念馆展现了锦州的近代革命历史,那么奉国寺则诉说着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积淀。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的奉国寺,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1961年即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国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包括重建的外山门、清朝时期重建的内山门、牌楼、钟亭、碑亭、天王殿以及辽代时期保存至今的大雄殿等。其中,大雄殿是奉国寺的精华所在,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大雄殿单体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采用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形式,梁、柱枋、斗拱木结构支撑着整个大殿,完整地体现了辽代木构建筑的风貌。大雄殿内供奉着七尊辽代大佛,均为辽代雕塑精品,气势宏伟。此外,殿内还保留着4000余平方米的辽代建筑彩画,为古刹增添了神秘与肃穆的氛围。
这座千年古刹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在元朝灭金的战争中,上千座古寺遭破坏,奉国寺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在多次大规模地震中,大雄殿也安然无恙,这得益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独特的榫卯结构,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辽沈战役纪念馆与奉国寺,一新一旧,一红一古,共同构成了锦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篇章。它们不仅是了解锦州历史的窗口,更是感受中国近现代革命精神和古代建筑艺术的绝佳去处。无论是缅怀先烈,还是探寻千年文化,这里都能让每一位到访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