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科普丨常见输血误区大揭秘,你都了解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科普丨常见输血误区大揭秘,你都了解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npysrmyy.com/detail/3940.html


常见输血误区

健康科普


输血是一项谨慎而复杂的工作,当发生外伤、手术、一些遗传病、肿瘤等情况时,都需要输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了解到一些和输血有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可能都是不正确,血液并不是你想输就能输的,输血可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错误一:认为输血可以补充所有营养

输血主要是为了补充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而不是为了补充营养。虽然血浆中含有蛋白质,但其数量和浓度非常低,并且这些蛋白质的释放利用速度远不及通过食物摄入的蛋白质来得快。此外,血浆中的蛋白质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释放氨基酸的速度较慢,因此不能达到快速补充营养的目的。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恢复,重要的是通过均衡饮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

错误二:血液越新鲜越好

新鲜血液含有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但血液中也可能存在很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血液制备后的储存过程中可以被灭活,如4℃下,梅毒螺旋体只能存活48—72小时,疟原虫在两周可被灭活,以及一些其他未知的病原体在血液储存过程中都能够失去活性。所以,在血液保存期内,从传染病的风险上来说,保存时间长的血液比新鲜的更安全。

错误三:全血成分多,输全血更好

现代输血技术表明输全血并不好。全血的成分并不全,血液中各种成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有不同的保存期限,全血在2℃-6℃条件下保存,只能对红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护作用,这些成分很快会失效。而且,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对于血容量正常的病人,可能会由于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而引发急性肺水肿。

成分血输注安全性高。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能会引发输血不良反应;另外,通过精确选择成分血液进行输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错误四: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

一般人都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实际上,只有在抢救生命的紧要关头,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困难或同型血不足,且O型血供应充足时,才能进行输注,而且只能输注O型红细胞,不能输血O型全血。而在血液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在ABO和Rh同型且交叉配血相结合的原则下才能进行输注。

错误五:献的血可以直接给患者用

医院用血均由血站统一采集并调配,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是不能向医疗机构提供的。献血前的初筛和献血后的检测都是对安全用血的保障,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以及ABO血型、Rh血型鉴定。

在给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交叉配血试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它们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血型相合,保证患者输血安全,避免输血性溶血反应发生。此外,献血者捐献的血液经过血站处理后,可以制作为不同的血制品,如全血、浓缩红细胞、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血小板等,满足不同患者的用血需求,避免血液浪费。

错误六:直系亲属之间可以输血

你是否看过电视剧中直系亲属为病人输血的情节?事实上,直系亲属之间互相输血,容易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一旦发生,死亡率在90%以上。

献血者和用血者之间血缘关系越近,该病的发生率越高。因为供血者和受血者的造血细胞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似,受血者的免疫系统会把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当作“友军”,后者将会在受血者体内大量繁殖,并逐渐反客为主,对其进行攻击,从而严重破坏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但是不管怎样,在现如今血液不能被人工制造的情况下,无偿献血仍是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让我们携手行动,用爱心和热血传递生命的希望,您的每一次献血,都可能成为某个人生命的奇迹。

本文原文来自濮阳市人民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