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湖洲山: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香山名山
中山湖洲山: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香山名山
湖洲山,古称文笔山,位于中山市南区街道与板芙镇交界处,是五桂山地区的重要山峰之一。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登山攻略等多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峰。
历史沿革
湖洲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见于嘉靖《香山县志》的记载。根据历史文献,湖洲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峭临海,又名文笔山。在道光《香山县志》中,湖洲山被描述为“孤峭临海,一名文笔,曰阜峰文笔”。湖洲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据记载,湖洲山在明朝嘉靖年间设有烽火台,用于抵御倭寇入侵。
地理环境
湖洲山位于中山市西南部,板芙镇境内,属于五桂山山脉。山体呈南北走向,东陡西缓,主峰海拔331米。山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构成,部分为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土表为黄壤覆盖,种植有山松、青竹、荔枝树等。湖洲山下有小型水塘2个,1982年已可供应镇区、湖洲、板芙工业用水及居民饮用。
湖洲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登山攻略
交通方式
从中山城区(以孙文公园为例)向板芙镇出发,可选择以下交通方式:
- 公交:K10路;014路→K19路;036路→206路;快速公交B23路→206路;014路→051路等到达板芙镇湖洲幼儿园。
- 自驾:导航至湖洲村委会,经城桂路→南外环路→105国道→到达湖洲村委会。找到停车位置后,可沿105国道往南走至大环街,再步行到湖洲幼儿园,沿小巷向西北方继续走,就可到达湖洲山板芙镇新建的登山步道路口。
登山路线
板芙镇刚修补重建好山顶的烽火台及登山石阶步道,但山下很多配套还未跟上,例如停车场车位规划、森林公园进园通道、卫生间、小卖部、休息区域等尚在建设中。从没有规划好停车场地和尚未启用的两间(格)卫生间看,配套设施距“成熟”二字差距甚远,跟本无法满足一定游客量的使用程度。
湖洲山登山步道入口
进园上山入口区域还是比较拥挤的,从目前已建设施上看,该园尚未完工的通道不大可能通车,较大的停车区域还是十分欠缺的,反而在上山入口处修建了一个篮球场,估计专程来打球的人气短期内不会很高。若把这片区域建成停车场,应该能够容纳二三十辆小车停放,让远道而来的市内外游客,找到一处短暂停放车辆的地方。关于公园配套设施的问题,希望有关部能合理配置,以免节假日人气旺时,被人们所吐槽。
湖洲山登山步道入口
开放式山峰郊野公园最基本路线少不了无数的台阶,新建的登山迳少不了这种路段。1.2公里,爬升约330米的石阶路虽然不算高也不算远,但是对常登山的徒步者而言,走石阶路不如走泥土山路要好。没办法,这是面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公园式山体,并不是普通山野,总得满足非常登山游客上下山便利的需求,路就设在这里,各取所好吧!
湖洲山登山步道
上山
1.2公里的石阶路就建设在原“板防009”板芙花木场至湖洲山顶山脊防火林带的基础上,施建方用挖掘机在沿线挖出了一条宽约10米左右的路面,然后在上方用石块砌了一道约2米4宽的石阶路,这便是板芙镇方向建设的登山主干道,也是目前攀登湖洲山最新、最便捷,和距离最短、最好走的登山线路。从山下登上山顶,约需时30至45分钟左右,沿途设有3处休息亭台(座椅),值得推广的登山主线。
湖洲山登山步道
至2/3的山坡转截位置上,建有一亭台状休息小平台,该处视野开阔,能一览板芙镇大部分地区,包括岐江河和更远处的西江,这些河流都是中山市西部重要河道,承载着近千年香山文化。岐江与西江之间,是南粤地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道冲积自然衍变过程的范例展现。
湖洲山观景平台
历史上的香山板芙一带,按推衍很可能是香山岛西岸一处浅海湾,北起本案湖洲山,南延湾月山、塔石山至深湾,西折板丈五、横尾龙至金钟山赴海,形成一东南向西北U型浅海湾。历经上千年,对富含大量泥沙的西江流水横阻窝积下,渐渐冲积成为一处沙洲海滩,陆岸不断提升,成就当今板芙一带陆地。
湖洲山观景平台
石岐河与西江之间是沙洲围垦区域,而石岐河以东及以南则是陆岛区域。登湖洲山从地理历史角度去体会,能让咱们了解更多过去香山历史文明的变迁,让登山显得更有意义。从山腰平台继续出发,剩余约150米步道就可到达湖洲山顶。在最后登顶前还有一段比较陡峭的台阶,台阶的间距比较密集,必须引起重视,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受伤隐患。
湖洲山登山步道
登顶
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后,将迎来湖洲山顶,到达顶峰前还有一小段斜坡路段,旁边立了“景点介绍牌”,内容为古时湖洲山顶设置“烽火台的简介”和“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香山县境全图”。从古香山县地图中可以找到“湖洲山”在县城西南的大概方位,建设方还用红圈把湖洲山标注出来。
湖洲山山顶景点介绍牌
关于这幅“明•嘉靖二十五年《香山县志》县境全图”,在山顶上见到这幅古图感到特别亲切,图中县城及山峰所绘方位更是辨识能详。嘉靖《香山县志》记载:湖洲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峭临海。一曰文笔,八景“阜峰文笔”见《艺文志》。
湖洲山山顶景点介绍牌
景点介绍牌还对“烽火台”作了简介:湖洲山烽火台,是明朝嘉靖年间香山县(现称中山市)诸多烽火传信的烽火台之一。明朝时期,倭寇从沿海袭扰频繁,官府为抵御倭寇入侵,修建了诸多烽火台传信,湖洲山位于香山县西南入海口重要瞭望点,相传周边村民自发协助官府修建烽火台并坚持定期送柴草上山。
湖洲山烽火台遗址
烽火台,它曾是軍事防御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肩负着传递重要情投、保卫边疆安宁的神圣使命。烽火台所处之地,地势险要,视野开阔。登上台顶,放眼望去,周围的村庄大地尽收眼底。它不仅是一座历史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捍卫尊严的象征。如今,当我们走近烽火台,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凝重的历史气息,领略到先辈们的英勇与无畏。
湖洲山烽火台遗址
下山
从湖洲山顶下山有3条明朗的线路可供选择:
- 一是,原路返回下山,毫无疑问是最安全最便捷且路程最短的下山线路。在此,1.2公里的山间步道,不作重复介绍,只是部份阶梯较为窄陡,部份斜坡不够平缓,如果可以增设栏杆扶手就更好了。
湖洲山登山步道
- 二是,从南区方向下山,该线路也是公园式步道,走的是南防003号防火带(步梯与山脊重叠,就建在防火带上),长度1380米,能到达红光一路和二路分界路口,最终到达105国道北台桥南岸的中国石化加油站,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在附近停留车辆作回程之用。
湖洲山南区方向下山路线
过去,这条线路是登湖洲山的主要线路,在加油站出发,从南至北通往湖洲山顶,全程石阶步道。步道沿途风景优美,能向东北远眺“大尖山”,从这角度看去,山峰尤显尖锐,直插云表!两山不愧是古香山县治案山。道光《香山县志》记载:“湖洲山,按《大清一统志》作县南二十里,县治案山,下有湖久之成洲,因名”。又载:“贵峰山,本名大尖山,在县南四十里。《采访册》作三十五里。高三百余丈,为县治之前案”。
湖洲山南区方向下山路线
整条步道分为若干小段,以石阶为主,中段属于比较平坦的环山通道,上、下两段为石阶。从山顶向北直下米后到达一处路口,向左前往湖洲山庄及詹园,但该路段首尾架设栏阻设施封闭起来,原有步道杂草丛生近乎荒废。往北直去是原“南防003号防火林带”通往北台从公路泥口,再次回归山野,虽然路程较短,但不建议走。咱们向右折东挑选正确安全的下山通道,约剩余1/2路程可到达山脚。
湖洲山南区方向下山路线
- 三是,从板防010防火林带下山,该线路是山脊林木线路,全长1020米,能到达板芙一中水塘。非野外登山常客不要偿试从该类山野路段下山,而且该防火林带仅能到达板芙镇一中上方的水塘(即石门槛水库)位置。由于校园封闭管理,大概是不允许闲人途经校区下山的。
湖洲山板防010防火林带下山路线
此外,还有一条偏门线路,从板防009防火林带下山,该线路比较少人走,草木茂密,并不太适合非登山常客行走。板防009防火林带也是从山顶向西南下撤,首先通过板防010防火林带一小段山路进入,然后留意左侧东向交叠路口,当确认清楚后就能沿着板防009下山。
湖洲山板防009防火林带下山路线
山谷底下是湖洲山与湾月山(即鹿鸣岭或分花水山)之间谷,可翻过湾月山小岭至分花水村下山,也可走更为保守的“南防009防火林带”下山,该防火林带由北台砖厂至哈咾迳尾板芙交界,全长1372米,能通往伟豪农庄、品源农场后出红光二路。从防火带牌上信息可以分析,湖洲山与湾月山间的山谷土名应该称为“哈咾迳”,曾是良都渡北台后,自东北向西南,从两山之间通往古板芙海湾的小迳。
湖洲山板防009防火林带下山路线
总结
湖洲山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遗存,使其成为中山市重要的旅游和文化资源。无论是从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历史的角度,湖洲山都值得一游。建议游客在登山前做好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路线,并注意安全。
线路里程:约1.2公里
累计攀升:约320米
难度指数:★☆☆☆☆
山野指数:★☆☆☆☆
风景指数:★★★★★
综合评价:★★★★★
注:新辟公园休闲式步道,部分路段较陡。风景优美,推荐攀登。